[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防撞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6613.5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47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苗布和;吳開豐;周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4 | 分類號: | B60R1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前防撞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地指一種汽車前防撞梁結構。
背景技術
為提高汽車的被動安全性,汽車前部一般都配備有前防撞梁,其主體部分由防撞橫梁、吸能盒和安裝板等組成。吸能盒安裝在前縱梁與防撞橫梁之間,當發生碰撞時通過吸能盒的軸向潰縮變形來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以盡可能的保護車身主要框架結構不受損壞,并降低車輛的修復成本。
現有的前防撞梁,吸能盒焊接在前安裝板上,再與前防撞梁通過螺栓連接,零件多,安裝工序多;吸能盒左右件不對稱,零件制造成本相應增加;前防撞梁采用進口熱成型工藝,成本高。因此,設計一種結構合理,工藝性好的前防撞梁結構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前防撞梁結構,該汽車前防撞梁結構零部件少,結構簡單,工藝性好,制造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前防撞梁結構,它包括前防撞橫梁和吸能盒,吸能盒后端固定在安裝板上,其特征在于:吸能盒前端直接固定在前防撞橫梁上且吸能盒左右對稱。
本實用新型省去了傳統吸能盒前端的安裝板,將吸能盒前端直接固定在前防撞橫梁上,從而減少了零部件,簡化了安裝工序,也有利于環境件的空間布局;相比傳統吸能盒左右件不對稱,本實用新型的吸能盒采用左右對稱結構,簡化了吸能盒的結構,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工藝性好,在滿足環境件安裝以及碰撞安全需要的同時,具有質量輕、成本低的優點。
進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橫梁包括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內板,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內板固定連接。前防撞橫梁由沖壓成型的內外兩塊板件構成,較傳統前防撞橫梁采用進口熱成型工藝,降低了成本。
再進一步地,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均為槽形結構,兩者對扣連接固定。槽形的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均為對稱結構,兩者上下對扣固定后合成的吸能盒總成相應為對稱結構。
更進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上設有潰縮筋結構。潰縮筋結構可增加汽車碰撞時的潰縮量,吸收沖擊能量,使車內變形減小。
優選地,所述前防撞梁外板上設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安裝孔。前防撞梁外板通過定位孔實現定位,安裝孔用于安裝牽引環連接套筒等部件。
優選地,所述前防撞梁內板上設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安裝孔,及減重孔。減重孔用于減輕前防撞梁內板的重量,實現前防撞橫梁的輕量化。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前防撞橫梁上設有牽引環連接套筒,牽引環連接套筒與前防撞橫梁連接處設有牽引環加強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成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總成爆炸圖。
圖3為吸能盒與前防撞橫梁及安裝板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4為前防撞梁內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吸能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但它們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限定。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前防撞橫梁1和吸能盒2,前防撞橫梁1由沖壓成型的前防撞梁外板101和前防撞梁內板102組成,前防撞梁外板101和前防撞梁內板102焊接成一個整體。前防撞梁外板101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孔5和一個第一安裝孔6;前防撞梁內板102上設有兩個第二定位孔7、一個第二安裝孔8,及多個減重孔9,定位孔用于實現定位,安裝孔用于安裝牽引環連接套筒10,牽引環連接套筒10與前防撞橫梁1連接處設有牽引環加強板11,前防撞梁內板102上還設有減重孔9(如圖3)。吸能盒2后端固定在安裝板3上,安裝板3上開有螺栓孔12,實現與前縱梁的連接,安裝板3上開有銷孔13實現定位;吸能盒2前端直接焊接在前防撞梁內板102的后側(如圖4)。吸能盒2由槽形鋼制的吸能盒上板201和吸能盒下板202對扣焊接而成,形成左右對稱的塔形吸能盒2整體。吸能盒上板201和吸能盒下板202上都開有第三定位孔14實現定位,在吸能盒3的兩側,布置有潰縮筋結構4和搭接面15,潰縮筋結構4可增加汽車碰撞時的潰縮量,吸收沖擊能量,使車內變形減小,搭接面15為吸能盒上板201和吸能盒下板202對扣后的接觸面(如圖5)。本實用新型通過減少零件數量,降低制造成本,合理的選材和優化吸能盒結構設計,妥善解決了原有結構零件多,質量大,成本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工藝性好,成本低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公司,未經東風汽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66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汽車坡道起步輔助裝置
- 下一篇:汽車天窗內飾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