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變波長的激光對射探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6467.6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61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地;吳翠琴;吳國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曉地 |
| 主分類號: | H01S3/00 | 分類號: | H01S3/00;H01S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31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變 波長 激光 對射 探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帶有校準激光對射探頭和激光對射開關之間信號接收準確度的激光對射探頭。
背景技術
激光對射探頭和激光對射開關主要用于一些需要周界防范的地方,常用激光對射探頭和激光對射開關采用808nm-980nm的近紅外激光,近紅外激光雖然隱蔽性好,但是在安裝和調試時由于激光束光斑不可見,使發射端的激光束很難對準接收端,特別是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射端如果產生物理位移,則造成激光束不能照射到接收端的情況下,再次調整和維護都很困難,這個弊端造成激光對射探頭和激光對射開關這類產品不能大量普及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激光對射探頭和激光對射開關之間不易校準接收信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使激光對射探頭發出的激光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轉換的激光對射探頭。具體方案如下:、一種可變波長的激光對射探頭,包括一個用于安裝部件的空心外殼,所述外殼內的一端安裝收聚激光的透鏡,另一端安裝發射不可見激光的激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極管連接有調節發射功率的電流調制模組,所述激光二極管與透鏡之間設置有根據激光二極管發射功率大小而將不可見激光轉換成可見激光的諧振晶體。
為保證不可見激光能夠轉換為可見激光:所述諧振晶體為:摻釹釩酸釔(Nd:YVO4)或磷酸氧鈦鉀晶體(KTiOPO4)。
為最大程度的利用現有設備:所述激光二極管的激光波長為808nm,功率為200mw。
為了方便電流調制:所述電流調制模組上設置有控制不同電流輸出的開關,包括正常電流輸出的正常開關和用于調節可見激光的轉換開關,所述轉換開關提供的電流使激光二極管發射的激光觸發諧振晶體的觸發閾值從而輸出可見激光。
為方便控制電流轉換:所述電流調制模組上的開關安裝在殼體上。
本實用新型利用能夠在可見激光和不可見激光轉換的發射端,來為激光對射開關提供校準標志,簡化了校準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電流調制模組對電流進行輸出功率調節,能夠輕易實現電流輸出控制,利用諧振晶體的觸發閾值來改變輸出激光的形式,使激光對射開關能夠隨意在兩種工作狀態下轉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且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中激光對射探頭的發射端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中電流調制模組電路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說明:1-殼體、2-透鏡、3-激光二極管、4-諧振晶體、5-電流調制模組、501-正常開關、502-轉換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激光對射探頭的發射端,包括一個用于安裝部件的空心的外殼1,外殼1內的一端安裝收聚激光的透鏡2,外殼1內的另一端安裝發射不可見激光的激光二極管3,激光二極管3連接有調節發射功率的電流調制模組5,在激光二極管3與透鏡2之間設置有根據激光二極管發射功率大小而將不可見激光轉換成可見激光的諧振晶體4。
本實用新型中的諧振晶體4為:摻釹釩酸釔(Nd:YVO4)或磷酸氧鈦鉀晶體(KTiOPO4)。其中摻釹釩酸釔(Nd:YVO4)諧振晶體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激光晶體,適于制造激光二極管泵浦特別是中低功率的激光器,其對泵浦光有較高的吸收系數和更大的受激發射截面。激光二極管泵浦的Nd:YVO4晶體與LBO,BBO,KTP等高非線性系數的晶體配合使用,能夠達到較好的倍頻轉換效率,可以制成輸出近紅外、綠色、藍色到紫外線等類型的全固態激光器。其優良的性能中還包括穩定的化學和物理加工性、較低的激光閾值、較大的受激發射截面、高斜率效率以及寬帶的泵浦光吸收效率。
磷酸氧鈦鉀晶體(KTiOPO4)是目前眾多非線性晶體中綜合性能最好的晶體之一,其較大的非線性系數,有較高的抗光損光和穩定的化學特性,極高的倍頻轉化效率,其對1064nm的倍頻效率可達約80%,且不吸潮、不潮解,在900℃以下不分解,機械性能良好、晶體表面易于拋光,失配度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曉地,未經朱曉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64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