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泡沫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6434.1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9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和;錢春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溧陽市化機設備廠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蔣家華 |
| 地址: | 2133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泡沫 除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泡沫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粉塵污染決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尤其身處粉塵污染的環境會引起多種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粉塵污染對于老人、小孩的影響最大,而且過多的粉塵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對于皮膚健康也會有極大的危害。
現有技術中,除塵系統存在除塵不徹底,資源浪費嚴重,結構復雜,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泡沫除塵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泡沫除塵系統,包括順序相接的如下設備:第一輸送裝置、第一風機、第二輸送裝置、第一除塵器、第二風機、大料倉、第三輸送裝置、造粒機;大料倉還依次與第四輸送裝置、第三風機、第二除塵器、第五輸送裝置、第一風機相連通;第一除塵器依次與第三風機和第二除塵器相連通;造粒機與第一輸送裝置相連通。
上述泡沫除塵系統,將物料依次由第一輸送裝置、第一風機、第二輸送裝置、第一除塵器、第二風機、大料倉、第三輸送裝置送向造粒機;大料倉中的部分物料依次經第四輸送裝置、第三風機、第二除塵器、第五輸送裝置又送向第一風機相,實現了物料在除塵系統內的循環,在節約資源的同時,沒有任何污染的排放,且提高了除塵效率;第一除塵器依次與第三風機和第二除塵器相連通,進一步杜絕了物料的損耗,提高了除塵效率;造粒機與第一輸送裝置相連通,可將未充分利用的物料得到再次的利用,且沒有任何污染排放到空氣中,上述裝置構成一個大循環,不僅物料的損耗為零,且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
為了提高出效率,所述第一除塵器為旋風除塵器;所述第二除塵器為脈沖袋式除塵器。
為了便于物料的輸送,所述第二輸送裝置、第三輸送裝置和第四輸送裝置均為螺旋輸送機。
為了使用方便,所述第三輸送裝置包括第一殼體,與第一殼體相通且與第一殼體夾角為90°的第二殼體,位于第一殼體內的第一轉動軸和設在第一轉動軸上的第一螺旋葉片,位于第二殼體內的第二轉動軸和設在第二轉動軸上的第二螺旋葉片,設在第一殼體上、第一螺旋葉片的起始端的進料口,設在第二殼體上、第二螺旋葉片的終止端的出料口,經第一螺旋葉片輸送的物料經可經第二螺旋葉片輸送至出料口,第一轉動軸起始端依次連接有第一減速機和第一電動機,第二轉動軸末端依次連接有第二減速機和第二電機;第一殼體上、未與第二殼體相連的一端為起始端,第二殼體上、未與第一殼體相連的一端為終止端。
本實用新型起始端均指第一殼體上、未與第二殼體相連的一端,起始端包括第一螺旋葉片的起始端、第一轉動軸的起始端和第一殼體的起始端;終止端均指第二殼體上、未與第一殼體相連的一端,終止端包括第二螺旋葉片的終止端、第二轉動軸的終止端和第二殼體的終止端,即進料口對應起始端,出料口對應終止端。
在使用時,物料通過進料口進入第一殼體,第一電動機帶動第一轉動軸及第一螺旋葉片轉動,使物料經第一螺旋葉片輸送至第二螺旋葉片,第二電動機帶動第二轉動軸及第二螺旋葉片轉動,使物料經第二螺旋葉片輸送至出料口,進料口相對應的是第一轉動軸和第一螺旋葉片的起始端,出料口相對應的是第二轉動軸和第二螺旋葉片的終止端,物料從進料口進入后,依次經過第一螺旋葉片和第二螺旋葉片,達到所需位置。進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可根據需要設置在所需的角度。螺旋輸送機的安裝角度也可根據需要來調整。
本實用新型未提及的均可參照現有技術。
本實用新型泡沫除塵系統,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不僅實現了物料的零損耗,且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泡沫除塵系統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泡沫除塵系統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的泡沫除塵系統,包括順序相接的如下設備:第一輸送裝置1、第一風機2、第二輸送裝置3、旋風除塵器4、第二風機5、大料倉6、第三輸送裝置7、造粒機8;大料倉6還依次與第四輸送裝置9、第三風機10、脈沖袋式除塵器11、第五輸送裝置12、第一風機2相連通;旋風除塵器4依次與第三風機10和脈沖袋式除塵器11相連通;造粒機8與第一輸送裝置1相連通。第二輸送裝置3、第三輸送裝置7和第四輸送裝置9均為螺旋輸送機。
如圖3所示第三輸送裝置7包括第一殼體71,與第一殼體71相通且與第一殼體71夾角為90°的第二殼體72,位于第一殼體71內的第一轉動軸73和設在第一轉動軸73上的第一螺旋葉片731,位于第二殼體72內的第二轉動軸74和設在第二轉動軸74上的第二螺旋葉片741,設在第一殼體71上、第一螺旋葉片731的起始端的進料口711,設在第二殼體72上、第二螺旋葉片741的終止端的出料口721,經第一螺旋葉片731輸送的物料經可經第二螺旋葉片741輸送至出料口721,第一轉動軸73起始端依次連接有第一減速機732和第一電動機733,第二轉動軸74末端依次連接有第二減速機742和第二電機74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溧陽市化機設備廠,未經溧陽市化機設備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64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