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6055.2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19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宏偉;魏蔚;高潔;劉旭東;劉東進;陸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中集圣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2/00 | 分類號: | F16J12/00;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馮志云;呂俊清 |
| 地址: | 2156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式 真空 壓力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壓力容器。
背景技術
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為了具有更好的隔熱效果,需要將外容器和內容器之間的夾層空間抽成真空。但是在抽成真空之后,外容器容易產生外壓失穩,影響外容器的強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采用內置加強圈或增加外容器厚度的方法來保證外容器強度。
圖1所示為現有的設置了內置加強圈的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的示意圖。圖1A為圖1中M處的放大示意圖。如圖1和圖1A所示,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包括外容器1’、內容器2’和多個內置加強圈5’。外容器1’和內容器2’之間形成夾層空間3’。內容器2’的外壁上裹設有保溫材料4’。在內容器2’裝設入外容器1’之后,夾層空間3’需要抽成真空。當內容器2’中儲藏低溫液體時,真空的夾層空間3’和內容器2’外壁的保溫材料4’能夠隔絕內容器2’與外容器1’熱量傳遞,維持低溫液體的低溫。多個內置加強圈5’分沿著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的軸線方向均勻地固定在外容器1’的內壁,以保證外容器1’的強度。
然而,現有設置內置加強圈5’的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有如下缺陷:第一,現有內置加強圈5’的設置占據了用于隔熱的夾層空間3’的部分空間;第二,在將內容器2’裝設入外容器1’的過程中,內置加強圈5’容易與內容器2’外壁的保溫材料4’接觸和摩擦,導致損壞保溫材料4’;第三,在外容器1’的體積一定的情況下,設置內置加強圈5需要將夾層空間3’加大,就需要相應地縮小內容器2’的容積,使內容器2’的利用率減少;第四,由于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運輸使用過程中經常產生碰撞刮蹭事故,造成外容器1’的破壞,直接破壞真空的夾層空間3’,導致真空失效,需要外容器1’返修并形成夾層真空后才能繼續使用。
鑒于上述缺陷,本領域也提出增加外容器厚度的方法來保證外容器1’的強度。但是若增加外容器1’的厚度來保證外容器1’的強度,會造成外容器1’的重量增加,影響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的自重,不能滿足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輕量化設計的要求,且不經濟。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包括外容器和套設在外容器內的內容器,所述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還包括外置加強部,所述外置加強部固定套設在所述外容器的外壁。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置加強部為多個外置加強圈。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外置加強圈與所述外容器的外壁弧度一致。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置加強圈的橫截面為弧形、角形或槽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外置加強圈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加強板部和分別連接所述加強板部上方和下方的兩個圓弧部,所述兩個加強板部分別與所述外容器的外壁相切,并且垂直于水平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圓弧部的橫截面為弧形、角形或槽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外置加強圈為鋼質的外置加強圈。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置加強部為一個或多個,并呈螺線型套設在所述外容器的外壁。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容器和所述內容器之間形成夾層空間,所述夾層空間為真空。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還包括包覆于所述內容器的外壁的保溫材料。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外容器的外壁設置外置加強部,在保證外容器強度的基礎上,具有不占據夾層空間、使內外容器套裝方便、使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能夠抗刮蹭等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現有的設置有內置加強圈的移動式真空壓力容器的示意圖。
圖1A為圖1中M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式真空容器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A為圖2中N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移動式真空容器沿軸線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中集圣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中集圣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60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