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5569.6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14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俊 |
| 主分類號: | B23B27/14 | 分類號: | B23B2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鵬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剛石 復合 刀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加工刀具,特別是涉及一種設有聚晶金剛石層的金剛石復合刀具。
背景技術
目前,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是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一種工具,采用金剛石復合超硬合金材料,具體結構為硬質合金襯底與一層聚晶金剛石復合而成,主要用于切削刀具、砂輪修整刀及耐磨部件。
例如專利號為CN02289311.3,公開號為CN2579573的中國專利“一種超薄聚晶金剛石層金剛石刀具”。公開了一種超薄聚晶金剛石層金剛石刀具,由一層聚晶金剛石和一層硬質合金所構成的超硬材料聚晶金剛石復合片;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的聚晶金剛石層厚度不大于0.25mm。此專利的不足之處在于,聚晶金剛石層長期使用磨損后,導致刀具的切削效果變差,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本實用新型采用在聚晶金剛石層中設有單晶金剛石,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聚晶金剛石層長期使用磨損后,導致刀具的切削效果變差的技術問題,成本低,結構簡單,切削效果好,使用方便,延長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包括聚晶金剛石層和硬質合金層,所述聚晶金剛石層與硬質合金層復合形成聚晶金剛石層復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金剛石層的厚度為0.8-1mm,所述聚晶金剛石層中設有單晶金剛石,所述單晶金剛石在聚晶金剛石層中橫向排列分布或上下交錯分布。
所述聚晶金剛石層的厚度為1mm。
所述單晶金剛石的內徑為0.3-0.6mm。
所述單晶金剛石的內徑各不相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采用在聚晶金剛石層中設有單晶金剛石,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聚晶金剛石層長期使用磨損后,導致刀具的切削效果變差的技術問題,成本低,結構簡單,切削效果好,使用方便,延長了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晶金剛石的內徑為0.3-0.6mm,根據聚晶金剛石層的厚度變化而變化,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
3、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晶金剛石的內徑各不相同,切削效果好。
4、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晶金剛石在聚晶金剛石層橫向排列分布或上下交錯分布;根據不同切削需要選擇設置方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用于切削較大的刀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聚晶金剛石層,2、硬質合金層,3、單晶金剛石。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包括聚晶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層2,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與硬質合金層2復合形成聚晶金剛石層復合片,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的厚度為0.8mm,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中設有單晶金剛石3,所述單晶金剛石3在聚晶金剛石層1中橫向排列分布。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單晶金剛石3的內徑為0.3mm。?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聚晶金剛石層復合片與金屬刀體焊接形成超硬刀具。
實施例2:
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包括聚晶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層2,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與硬質合金層2復合形成聚晶金剛石層復合片,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的厚度為1mm,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中設有單晶金剛石3,所述單晶金剛石3在聚晶金剛石層1中橫向排列分布布。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單晶金剛石3的內徑為0.6mm。?
實施例3:
一種金剛石復合刀具,包括聚晶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層2,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與硬質合金層2復合形成聚晶金剛石層復合片,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的厚度為1mm,所述聚晶金剛石層1中設有單晶金剛石3,所述單晶金剛石3在聚晶金剛石層1中上下交錯分布。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單晶金剛石3的內徑為0.6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俊,未經李文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55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沃替西汀氫溴酸鹽β晶型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1,2-嗎啉鹽酸鹽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