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1971.7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09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巍;翟軍;黃義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樂澤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滬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溶氣氣浮 系統 固液氣 三相 混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離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
背景技術
氣浮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壓力狀態下,將大量空氣溶于水中,形成溶氣水,作為工作介質,通過溶氣釋放器驟然減壓快速釋放,產生大量微氣泡。微氣泡與混凝反應污水中的凝聚物粘附在一起,使絮體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從而使污染物從水中分離出去,達到凈水的目的。傳統溶氣氣浮由于其釋放器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也對浮選效果產生了致命的影響:普通氣體釋放器結構無法產生10微米以下的微氣泡,進一步研究表明,只有比漂浮粒子(絮凝前的單個粒子)直徑小的氣泡,才能與該懸浮粒子發生有效的吸附作用。因此,有效地縮小氣泡的直徑、增大氣泡群密度、改良氣泡群均勻度,是提高氣浮效率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該混合器能完成高壓空氣溶解、藥劑分子拉伸提效、逐漸形成絮體在高壓形態下的固液氣三態混合物。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于以實現:一種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它包括廢水進水口、藥劑投加口、高壓空氣進入口,其特征在于,還有由內/外筒、上蓋、下底組成的混合腔體;所述上蓋與內/外筒上端焊接連接,高壓空氣進入口位于上蓋中央部位、與內筒內腔相通,所述下底呈環狀、下底環狀外緣與外筒焊接連接、下底環狀內緣與內筒外緣焊接連接,所述上蓋、下底之間的內筒柱面設有若干通孔,內筒外伸出下底構成三相混合出口,所述廢水進水口位于外筒上部柱面、與內/外筒形成的空腔相通,藥劑投加口位于廢水進水口管道上。
所述上蓋、下底之間的內筒柱面若干通孔分成若干個組、各組沿垂直于內筒軸線的截面上均布排列。
所述內筒柱面若干通孔沿內筒內壁的切線方向開通。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具有如下優點:在混合器內能完成高壓空氣溶解、藥劑分子拉伸提效、逐漸形成絮體在高壓形態下的固液氣三態混合物。在后續工序中,一旦壓力釋放,絮體中的溶氣慢慢釋放長大,將絮體中的水分擠出,氣體和固體絮體形成多孔中空形態,含水率顯著降低同時自身比重越來越輕,可以不借助外力自行上浮,最終形成浮渣被刮除。本實用新型節能、環保、低碳,是一種兼顧低運行費用與高出水水質的要求的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內筒橫截剖面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圖中,一種用于溶氣氣浮系統的固液氣三相混合器,它包括:廢水進水口1、藥劑投加口2、高壓空氣進入口3、由內筒4、外筒5、上蓋6、下底7組成的混合腔體;所述上蓋6與內筒4、外筒5上端焊接連接,高壓空氣進入口3位于上蓋6中央部位、與內筒5內腔相通,所述下底7呈環狀、下底7環狀外緣與外筒5焊接連接、下底7環狀內緣與內筒4外緣焊接連接,所述上蓋6、下底7之間的內筒4柱面設有若干通孔8,內筒4外伸出下底構成三相混合出口9,所述廢水進水口1位于外筒5上部柱面、與內筒4、外筒5形成的空腔相通,藥劑投加口2位于廢水進水口1的管道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所述上蓋6、下底7之間的內筒4柱面若干通孔8分成若干個組、各組沿垂直于內筒軸線的截面上均布排列,所述通孔8沿內筒4內壁的切線方向開通。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工作的:使用高壓進水泵將廢水從調節池輸入固液氣三相混合器,廢水從切線方向引入內筒內壁形成渦流,高壓空氣直接溶解在入流廢水中,與廢水同期進入的化學藥劑在溶氣液中,藥劑分子從初始的盤繞狀被拉伸提效,經充分攪拌污染物被捕集、絮體形成,完成藥劑與污染物顆粒固液氣三相混合。為下道工序壓力降低、絮體中的溶氣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實施例給出的結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內熟練的技術人員可依據實示需要做出調整,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均在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樂澤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樂澤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197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顯示多工作區的多個顯示器
- 下一篇:顯示、觸摸和觸筆同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