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溢油循環壺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5774.4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06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戴金美;劉根春;廖繼勝;付育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精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5/077 | 分類號: | B60K15/077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溢油 循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具體地說設計一種汽車溢油循環壺。
背景技術
汽車溢油循環壺是汽車中的一個配件,具體是安裝在汽車油箱的供油系統中,其作用是將加油時由于微量控制的偏差而多出的油流入此溢油循環壺中,可避免燃油的不充分燃燒而導致的尾氣排放超標,污染大氣,同時避免了能源的浪費,具有環保節能的特點。而現有的汽車溢油循環壺由于沖壓工藝的限制,其罐體內表面不夠光滑,溢油流道不順暢,使用時容易造成油垢沉積,污染燃油,對發動機造成損害;另外,罐體內表面的油漆涂層在死角位置處容易脫落成為沉淀漆,造成不良后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溢油流道順暢、避免油垢沉積的汽車溢油循環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汽車溢油循環壺,所述循環壺為兩端各設有一個進出口中空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壺的中部為柱筒狀,兩端為逐漸變小的錐型,柱筒部與錐型部平滑過度連接,所述進出口設置在錐型部的端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循環壺的兩端具有錐型部結構,柱筒部與錐型部平滑過度連接,避免了壺體內的死角,這樣就使得整個壺體內表面平滑可以使溢油流道順暢,有效避免了油垢的沉積,作為優選,所述兩端進出口的中心軸線與柱筒部的中心軸線處于同一個平面上,且兩端進出口的中心軸線分別對稱處于柱筒部的中心軸線的兩側,這樣更有利于溢油的流動。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俯視圖;
附圖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2所示,汽車溢油循環壺1為兩端各設有一個進出口103中空構件,所述循環壺的中部為柱筒狀,柱筒可以是圓柱形或橢圓柱形,兩端為逐漸變小的錐型,柱筒部101與錐型部102平滑過度(如圓?。┻B接,所述進出口103設置在錐型部102的端部。為了更有利于溢油的流動,所述兩端進出口103的中心軸線與柱筒部101的中心軸線處于同一個平面上,且兩端進出口103的中心軸線分別對稱處于柱筒部101的中心軸線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精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精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57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制造接線盒的材料
- 下一篇:一種增韌均聚聚丙烯增強復合材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