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5037.4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90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黎;王天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金利馬熱力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6 | 分類號: | F25B30/06;F24D17/02;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光電 結合 建筑節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建筑系統,具體是一種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大部分使用的空調技術是一種以電能為動力,把室內熱量加以吸收排除到室外的循環系統。這種空調將室內的熱量收集后,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提高了大氣的高溫,空調裝的愈多,城市的大氣溫度會愈高,則熱島效應會愈強烈。另外,制冷循環介質氟里昂等氟化物的廣泛使用,導致了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惡化了生態環境也是眾所周知的。近幾年來,取代氟里昂的工作介質已廣泛應用于新型空調,但耗能嚴重的問題依然存在,在世界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采用更為節能的空調系統是人類的共同需要。
利用太陽能作為能源的節能建筑系統,既創造了室內宜人的溫度,滿足日常熱水需求,又能降低大氣的環境溫度,還減弱了城市中的熱島效應。更為可取的是,既節約了能源,還不使用破壞大氣層的氟里昂等有害物質。然而在實際運用中,由于太陽輻射會隨季節變化,特別是在陰天和冬天,太陽輻射能就會不足,進而使得節能建筑系統達不到相應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該系統對自然能源利用程度高,可解決現有節能建筑系統由于太陽輻射能不足造成效果差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包括太陽能光電系統和與太陽能光電系統連接的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冷熱源復合系統,所述冷熱源復合系統分別與太陽能光電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冷熱源復合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子系統、與所述太陽能集熱子系統分別連接的熱泵制熱子系統和儲/換熱子系統,所述太陽能集熱子系統連接有制冷子系統,所述制冷子系統連接有空調子系統,所述空調子系統與儲/換熱子系統連接,所述儲/換熱子系統連接有熱水輸配子系統,所述熱水輸配子系統與熱泵制熱子系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子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熱水箱,所述太陽能集熱器與所述太陽能熱水箱串聯成閉合回路;所述熱泵制熱子系統包括熱泵機組,所述熱泵機組的一端與所述太陽能熱水箱連接;所述儲/換熱子系統包括采暖水箱,所述采暖水箱與太陽能熱水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熱泵機組包括空氣源熱泵和水源熱泵。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冷熱源復合系統中設置熱泵機組,熱泵機組采用雙蒸發、雙冷凝技術,其可實現對空氣中的熱能量和水中的熱能量的搬運,使冷熱源復合系統能最大化的吸取自然能,提高了系統制冷和供熱的能效比值,從而減少對市電的消耗。本技術方案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輔以空氣熱能,使系統充分利用自然能,且保證了系統常年運行的有效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的方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一種太陽能熱泵與光電結合的建筑節能系統,如圖1所示,其包括太陽能光電系統1和智能控制系統2,所述智能控制系統2與太陽能光電系統1連接,其還包括冷熱源復合系統3,所述冷熱源復合系統3分別與太陽能光電系統1、智能控制系統2連接,所述冷熱源復合系統3包括太陽能集熱子系統31、與所述太陽能集熱子系統31分別連接的熱泵制熱子系統32和儲/換熱子系統34,所述太陽能集熱子系統31還連接有制冷子系統35,所述制冷子系統35還連接有空調子系統36,所述空調子系統36還與儲/換熱子系統34連接,所述儲/換熱子系統34連接有熱水輸配子系統33,所述熱水輸配子系統33還與熱泵制熱子系統3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金利馬熱力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昆明金利馬熱力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50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