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真空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2763.0 | 申請日: | 2012-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83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紅鷹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4B37/14 | 分類號: | F04B3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真空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用機械產品——曲柄連桿滑塊傳動的立式真空泵,特別涉及其中的一種新型真空泵,有效縮短了平衡氣道結構,讓平衡氣道內氣體所經歷路線長度變短的一種新型真空泵。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真空泵中,特別是大排量抽真空的真空泵,曲柄連桿傳動的活塞式真空泵被廣泛所采用。一般應用于化工、醫藥等氣體高污染領域,由于壓力低、排氣量大,運動件活塞顯得特別碩大而笨重,因此,臥式結構單側磨損厲害,已經逐步被受力磨損均勻等諸多優點的直立結構所取代,但長期以來仍存在氣缸內壓縮膨脹做功過程效率低問題,主要是因為活塞與氣缸兩端之間的余隙容積膨脹,導致有效吸氣行程變短所致。
傳統的一級做功達到兩級抽真空效果是采用借道氣閥繞過活塞的方法,即從氣缸流道中繞過活塞的外平衡氣道結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內平衡氣道結構。外平衡氣道結構中氣體所經歷路線延長,更加增大了氣缸余隙容積總容量,因此效果不甚理想,成為該領域一直沒能攻克的一個技術難題:如何更好地減小活塞式真空泵的余隙容積來提高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局限,提供一種采用內平衡氣道結構的一種新型真空泵,使得一級做功達到兩級抽真空的更佳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真空泵,包括泵支撐體以及位于泵支撐體上方的氣缸頸、汽缸體和汽缸蓋,所述的泵支撐體內腔自下向上安裝有一對曲軸支承座固定著一對曲軸中心軸承,曲軸的偏心曲拐與連桿的下軸瓦旋轉滑動連接,連桿的上軸套與十字滑塊的滑塊銷擺轉滑動連接,與滑塊銷成十字交叉的滑塊外圓滑動配合在泵支撐體的泵體滑道內,下螺母將活塞桿下螺紋固定在所述的十字滑塊上平面的螺孔中,活塞桿穿越所述的氣缸頸再與位于所述的汽缸體內腔的活塞組件相連接;所述的汽缸體內腔與氣缸排氣孔之間有上排氣閥片以及下排氣閥片,上排氣閥片與下排氣閥片之間有排氣隔離板;所述的汽缸體內腔與氣缸吸氣孔之間有上吸氣閥片以及下吸氣閥片,上吸氣閥片與下吸氣閥片有吸氣隔離板,作為改進:所述的活塞組件分為完全對稱的蓋半片活塞和頸半片活塞;所述的蓋半片活塞和頸半片活塞都至少有兩個內彈簧臺階座,內彈簧臺階座中心有密封圓孔,密封圓孔內側有流道臺階;移動盤座兩側對稱布置都有復位彈簧固定于內彈簧臺階座,移動盤座中心的移動盤桿兩端有移動密封盤圈,移動密封盤圈兩側分別有外導向筋和內導向筋與密封圓孔滑動配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蓋半片活塞和頸半片活塞的內孔與活塞桿的活塞桿臺階段過渡配合,活塞桿臺階段的臺階軸肩貼著頸半片活塞的內孔外端面,彈簧墊圈貼著蓋半片活塞的內孔外端面,活塞桿螺母在彈簧墊圈上方與活塞桿上螺紋配合將蓋半片活塞與頸半片活塞緊固,蓋半片活塞與頸半片活塞密閉緊貼構成活塞內腔。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蓋半片活塞和頸半片活塞外圓上都有一根活塞環。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汽缸蓋內平面中心有容納螺母盲孔。
作為進一步改進:上吸氣彈簧一端固定于上吸氣彈簧孔座,上吸氣彈簧另一端托著所述的上吸氣閥片在常態下緊貼著上吸氣閥座。
作為進一步改進:下吸氣彈簧一端固定于下吸氣彈簧孔座,下吸氣彈簧另一端托著所述的下吸氣閥片在常態下緊貼著上吸氣閥座。
作為進一步改進:上排氣彈簧一端固定于上排氣彈簧孔座,上排氣彈簧另一端托著所述的上排氣閥片在常態下緊貼著上排氣閥座。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下排氣彈簧一端固定于下排氣彈簧孔座,下吸氣彈簧另一端托著下排氣閥片,下吸氣閥片在常態下緊貼著下排氣閥座。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在兩半片活塞結合結構中增設移動盤座兩側對稱布置有復位彈簧固定于內彈簧臺階座,移動盤座中心的移動盤桿兩端有移動密封盤圈,移動密封盤圈兩側分別有外導向筋和內導向筋與密封圓孔滑動配合結構,將余留在活塞組件兩端與汽缸體內腔之間的余隙容積中氣體,在活塞組件與氣缸兩端蓋碰面之際實現瞬態貫通。內平衡氣道結構有效縮短了活塞組件兩側中氣體在瞬態貫通時所經歷路線長度,減少了活塞組件與汽缸蓋內端面之間的余隙容積以及活塞組件與汽缸頸內端面之間的余隙容積,有效提高了汽缸體內腔的氣體做功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塞組件60自上而下運行至中部時狀態的總體剖面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塞組件60常態或上下移動過程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塞組件60上側面碰及汽缸蓋內端面77時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塞組件60自下而上運行至接近最上部時狀態的總體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紅鷹學院,未經寧波大紅鷹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27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縮組件及其所應用的壓縮機
- 下一篇:液態硫磺/液態瀝青定量給料系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