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影像系統鏡組有效
申請號: | 201220512594.0 | 申請日: | 2012-10-08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4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發明(設計)人: | 蔡宗翰;周明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2B13/18 | 分類號: | G02B13/18;G02B13/06;G02B13/00;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影像系統鏡組,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應用于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影像系統鏡組。
背景技術
最近幾年來,隨著具有攝影功能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興起,小型化攝影鏡頭的需求日漸提高,而一般攝影鏡頭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Sensor,CMOS?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制程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縮小,小型化攝影鏡頭逐漸往高像素領域發展,因此,對成像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傳統搭載于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光學系統,如美國專利第7,869,142號所示,多采用四片式透鏡結構為主,但由于智能手機(Smart?Phone)與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高規格移動裝置的盛行,帶動光學系統在像素與成像品質上的迅速攀升,已知的四片式光學系統將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需求。
目前雖有進一步發展五片式光學系統,如美國專利第8,000,030、8,000,031號所揭示,為具有五片鏡片的光學系統,然而其靠近物側設置的二枚透鏡中,并未設計一具有負屈折力及一具有較強正屈折力透鏡的配置,而使該光學系統的場視角無法有效放大,并且使該光學系統的鏡頭總長不易維持小型化,更無法經由兩透鏡的互相補償以消除像差與歪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影像系統鏡組,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且像側表面為凹面,可有效增加影像系統鏡組的視場角,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且其屈折力較第一透鏡更強,可壓制影像系統鏡組的后焦距,避免因第一透鏡的負屈折力造成影像系統鏡組的后焦距過長。通過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的配置方式,除了可互相補償以消除像差與歪曲外,更可使影像系統鏡組在具有較大視場角的狀況下,仍然能保持小型化的優勢。
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種影像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并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并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且由近光軸至邊緣存在凹面轉凸面的變化,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其中,該影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
-0.8<f/f1<0;以及
0.7<f/f2<2.4。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影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該第六透鏡的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
f/f2>f/fi,其中i=1、3-6。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該第五透鏡與該第六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56,其中T23為最大值。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4,該第五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
0.2<V4/V5<0.6。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影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影像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3.0mm<f/tan(HFOV)<6.0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由近光軸至邊緣存在由凸面轉凹面的變化。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1,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2,其滿足下列條件:
-0.10<(R11-R12)/(R11+R12)<0.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25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繼連接器、模塊、模塊裝置及照明器具
- 下一篇:用于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