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PT繼電器切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2139.0 | 申請日: | 2012-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81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清平;張璐;李永根;陳愛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9/06 | 分類號: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t 繼電器 切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電控制系統,特別涉及一種PT繼電器切換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主接線為雙母線或單母分段接線方式的電力系統中,如需完成相同電壓等級分段母線電壓回路的切換,需要用到機箱結構的微機綜合保護切換裝置。該裝置一般由多功能模塊插件組成,包括信號插件板、前背板和LED指示及鍵盤板等。但是,存在價格昂貴,占用空間大,需要專業廠家維修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低成本、安全可靠的PT切換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T切換裝置,包括繼電器1KA、繼電器2KA、繼電器3KA、1#PT進線斷路器、2#PT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母線I、母線Ⅱ,所述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閉開關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1KA的線圈連接,另一端連接于1#PT進線斷路器,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所述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閉開關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2KA的線圈連接,另一端連接于2#PT進線斷路器,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所述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與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1KA的線圈連接,另一端連接于聯絡斷路器,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繼電器1KA、繼電器3KA、繼電器2KA的常開開關依次串聯連接,母線I連接在繼電器1KA的常開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之間,母線Ⅱ連接在繼電器2KA的常開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繼電器的線圈取得需要切換動作的條件信號,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實行電壓回路的切換。其中,還由各繼電器的常閉開關實現相互間的閉鎖,已達到安全可靠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繼電器取得切換條件的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繼電器執行電壓切換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PT切換裝置包括繼電器1KA、繼電器2KA、繼電器3KA、1#PT進線斷路器1、2#PT進線斷路器2、聯絡斷路器3、母線I16、母線Ⅱ17,所述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7與繼電器3KA8的常閉開關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1KA的線圈4連接,另一端連接于1#PT進線斷路器1,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所述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9與繼電器3KA的常閉開關10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2KA的線圈5連接,另一端連接于2#PT進線斷路器2,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所述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11與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12并聯連接,一端與繼電器1KA的線圈6連接,另一端連接于聯絡斷路器3,組成的回路連接于電源兩端;繼電器1KA常開開關13、繼電器3KA常開開關14、繼電器2KA的常開開關15依次串聯連接,母線I16連接在繼電器1KA的常開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之間,母線Ⅱ17連接在繼電器2KA的常開開關與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之間。
本實施例的工作方式是:正常工作狀態,繼電器1KA和繼電器2KA連接的電源正常供電,繼電器1KA的常開開關13和繼電器2KA的常開開關15閉合,由于繼電器1KA和繼電器2KA通電動作,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11和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12并聯的電路斷路,使與之連接的繼電器3KA的線圈6沒電,所以電源分別通過繼電器1KA和繼電器2KA給母線I16、母線Ⅱ17供電;當繼電器1KA連接的電源斷電,繼電器2KA正常供電時,繼電器1KA的常閉開關11閉合不動作,繼電器3KA的線圈6將有電流通過,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14閉合,所以電源分別通過繼電器3KA和繼電器2KA給母線I16、母線Ⅱ17供電;當繼電器2KA連接的電源斷電,繼電器1KA正常供電時,繼電器2KA的常閉開關12閉合不動作,繼電器3KA的線圈6將有電流通過,繼電器3KA的常開開關14閉合,所以電源分別通過繼電器1KA和繼電器3KA給母線I16、母線Ⅱ17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21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