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高蓄電池組的散熱效果的蓄電池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1998.8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58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夏保佳;周明明;婁豫皖;江強;浦江艷;趙韶明;黃佳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萬宏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50 | 分類號: | H01M10/50;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蓄電池 散熱 效果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高蓄電池組的散熱效果的蓄電池模塊,具體地說是在圓柱形電池的支撐板的圓孔周圍開一些凹槽增加散熱通道和散熱面積,從而提高電池的散熱效果。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蓄電池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電動車輛等大功率工作的場合。實用場合中,蓄電池多以單體電池串聯和/或并聯成電池組的形式使用,串/并聯的數量從幾十只到幾百只不等。而多個蓄電池的組合中,散熱問題成為影響電池組性能的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因素,電池組內部溫度的控制也成為制約電池組壽命的關鍵,由此蓄電池散熱結構的改進就顯得越發重要。
可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蓄電池,如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都存在著多個電池單體組合后的散熱問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電池組散熱通道不均衡,電池產生的熱量沒有被很快散發出去所導致的。特別是在大電流充放電時,因電池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導出,整組電池就會在高溫下工作,因而導致電池性能的迅速劣化;更為嚴重的是,如果電池組內部熱量導出不均勻,就會使個別電池處于比同組中其它電池更高的環境溫度下工作,從而易造成這部分電池過充或過放,性能過早衰退,從而導致整組電池性能降低和壽命縮短。為了減少電池組內部熱量局部積聚和溫度不均勻,人們不得不加大電池之間的排列間距,采取通風甚至通水等強制冷卻措施,這樣不僅增大了電池組的體積,更提高了設計難度和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設計人試圖從另一角度考慮,擬在圓柱形電池組的支撐板的圓孔周圍開若干凹槽以增加散熱通道的面積以達到提高電池組散熱效果的目的,從而引導出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蓄電池組的散熱效果的蓄電池模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散熱問題,目的在于提高圓柱型蓄電池組合后在有限的空間內提高其電池的散熱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提高用于電動汽車的蓄電池組的蓄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
①在所述的電池支撐板定位孔的四周開設有若干凹槽,以增加單體電池軸向的通風能力,增加電池組的散熱通道和散熱面積;
②在圓形支撐板周圍開設的散熱通道數量以電池串在振動下不發生變形為準;
③所述的圓形支撐板周圍開設的散熱通道為方型,圓型或半圓型,均布在支撐板圓形槽孔的四周;
④散熱通道數為1-10個。
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組合體的結構包括:若干開槽后的電池支撐板,開槽的數量可根據電池串的長短來決定,以電池串在振動下不發生彎曲變形即可;若干已經連接好的電池串;若干根長的連接螺栓,用來固定支板的位置;若干連接片及絕緣襯,若干蓋板。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池支撐板定位孔的圓周側開若干凹槽,由于這些凹槽的存在,增加了電池軸向上的通風能力,由此增加了電池組散熱的通道和散熱面積,使電池組整體的散熱性能得到良好的提高。實用新型提供的蓄電池模塊特別適用于電動汽車用的蓄電池組。
附圖說明
圖1現有技術中電池組支撐板結構;
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蓄電池模塊開凹槽后的電池組支撐板結構;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蓄電池模塊中使用的電池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蓄電池模塊;
圖中,1、開槽支撐板;2、定位保護板;3、保護夾板;4、引出片;5電池單元,5a.電池的正極端子,5b.電池的負極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以下是根據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由以下實施例中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優點與功效。
本實用新型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體實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再者,以下圖式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式,而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想,故圖式中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目、形狀及尺寸繪制,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數量及比例可作隨意的變更,且其組件布局型態可能更為復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萬宏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萬宏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19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