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干式保暖潛水服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9825.2 | 申請日: | 2012-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19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昌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昌達 |
| 主分類號: | B63C11/04 | 分類號: | B63C11/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 地址: | 264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暖 潛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中作業用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干式保暖潛水服。
背景技術
潛水服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潛水時體溫散失過快,造成失溫,而且還可以保護身體不被礁石割傷,以及水母海葵等生物性的傷害。潛水服分為干式潛水服與濕式潛水服兩種,穿著干式潛水服時身體完全與水隔絕,依水溫情況,可以在里面著毛衣加強保溫。
目前干式潛水衣的使用較為普遍,樣式多為一件式,材質主要由泡沫合成橡膠、合成橡膠和尼龍材質構成。干式潛水服上設有穿著口,人體由穿著口進入到潛水服內部,穿著口由防水拉鏈拉合。由此可見,制作干式潛水服的關鍵在于防水拉鏈的選擇,防水拉鏈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潛水服的質量,目前高質量的防水拉鏈多采用進口銅制防水拉鏈,其設置在潛水服的背面,可防止潛水員肢體動作造成防水拉鏈反復彎折而造成損壞。但是將穿著口設置在潛水服的背面,潛水員在穿脫潛水服時極不方便,多需要他人的配合才可完成。而且采用銅制防水拉鏈價格昂貴,生產的潛水服成本較高,往往防水拉鏈損壞后潛水服也隨之報廢,造成作業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為解決目前干式潛水服生產成本過高、穿脫不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用普通拉鏈制作的干式潛水服,以達到穿脫方便、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目的。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干式保暖潛水服,該潛水服由若干塊防水面料粘合縫制而成,設有頭部出口及雙手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潛水服在其表面至少還設有一個開口,開口處設有封閉拉鏈,一橡膠薄片筒的一端深入到開口的內部,該端周緣與開口內部的邊緣粘合,在橡膠薄片筒的另一端設有系緊繩,當橡膠薄片筒完全進入到開口內部后由拉鏈封閉在潛水服內部。
所述的潛水服設有雙足出口。
所述的潛水服還包括與褲腿底部連為一體的潛水靴。
所述的開口包括設置在潛水服前胸部位的穿著口及褲門部位的小便開口。
所述的開口內還設有一保溫擋片,該保溫擋片的上邊緣與潛水服開口上方的內表面粘合,保溫擋片將橡膠薄片筒與潛水服內空間分隔。
所述的保溫擋片材料與潛水服防水面料材料一致。
所述的拉鏈為普通塑料拉鏈或金屬拉鏈。
所述的潛水服由若干塊防水面料粘合縫制而成,在潛水服縫合線的內外表面各粘覆一層橡膠薄片。
所述的防水面料分為三層,中間一層為發泡氯丁橡膠,在氯丁橡膠的兩面分別敷有一層尼龍布。
該潛水服采用三層防水面料保溫效果好,防水性高,通過在開口內部設置橡膠薄片筒,在將橡膠薄片筒的開口端扎緊后可在開口與潛水服內部之間形成一層防水隔離層,防止由拉鏈滲進的水直接進入到潛水服內部,有效解決了采用普通拉鏈無法防水的技術問題。潛水服開口采用該防水結構,即使拉鏈在作業中不慎損壞也可保證水不能進入到潛水服內部,充分保證了潛水人員的身體不受傷害。該潛水服開口設置于潛水服前部,潛水人員一個人即可解決穿脫問題,同時設置小便口解決了傳統潛水服必須脫下才能小便的技術問題。該干式保暖潛水服結構合理,穿著舒適,制作成本相對于傳統潛水服顯著降低,損壞時容易修復,是潛水作業的得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該潛水服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該潛水服防水面料塊與塊之間結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該潛水服橡膠薄片筒伸出穿著口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由該潛水服穿著口內部向穿著口外部方向視圖。
圖中,1、防水面料,2、結合線,3、拉鏈,4、發泡氯丁橡膠層,5、尼龍布層,6、粘結劑,7、縫合線,8、橡膠薄片,9、橡膠薄片筒,10、橡膠薄片筒開口,11、系緊繩,12、保溫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干式保暖潛水服,該潛水服由若干塊防水面料1粘合縫制而成,在防水面料1塊與塊的結合部形成結合線2。
如圖1所示,該潛水服設有頭部出口及雙手出口。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潛水服為雙足開口式潛水服,如圖1所示,潛水服在其褲腿底部設有足部出口,當然潛水服也可以設置為包括與褲腿底部連為一體的潛水靴。
如圖1所示,在潛水服胸部位置設置一穿著口,穿著口處設置拉鏈3用于將穿著口封閉。
如圖2所示,防水面料由三層構成,中間一層為發泡氯丁橡膠層4,在氯丁橡膠層4的兩面分別敷有一層尼龍布層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昌達,未經楊昌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98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電混合動力冷卻塔
- 下一篇:高倍聚光光伏發電供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