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7974.5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06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維寶;王超;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興南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27/06 | 分類號: | B60C2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1209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叉 組件 卡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鏈,特別涉及一種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卡車鏈結構復雜,而且安裝不方便,同時使用效果較差。
中國專利201120194039.3,公開了一種鏈條,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卡車防滑的D型鏈。包括上側鏈和下側鏈,所述的上側鏈和下側鏈間設有均勻分布的過渡鏈,所述的過渡鏈與上側鏈和下側鏈間通過雙鉤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上側鏈和下側鏈的一端部設有端鉤,所述的端鉤上固定有扣板。此結構相對簡單,但使用效率較差,缺少彈性,同時使用壽命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結構緊湊,安裝便捷,使用方便,延長使用壽命,同時使用效果出色的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包括上卡車鏈機構和下卡車鏈機構,所述的上卡車鏈機構包括均勻分布的上交叉繩鉤,所述的上交叉繩鉤的上部間通過上鋼絲繩相固定串聯,所述的上交叉繩鉤的下部間通過上交叉繩組件相連接,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包括均勻分布的下交叉繩鉤,所述的下交叉繩鉤的上部間通過下交叉繩組件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上交叉繩組件和下交叉繩組件通過整體連接件相固定連接,所述的整體連接件通過中心鏈相固定串聯,所述的下交叉繩鉤的下部間通過下鋼絲繩相固定串聯。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卡車鏈機構左側端的外側壁上端設有內側快裝鉤,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左側端的外側壁下端設有卡鎖,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的右側端的外側壁下端設有卡簧鉤。
?作為優選,所述的卡鎖通過連接卡簧鉤與下交叉繩鉤相固定,所述的內側快裝鉤與上交叉繩鉤相固定,所述的卡簧鉤與下交叉繩鉤相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交叉繩組件中的中心位與整體連接件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下交叉繩組件中的中心位與整體連接件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下鋼絲繩上設有保持環。
作為優選,所述的中心鏈的右側端向外延伸,所述的中心鏈的尾部設有中心鏈卡鉤。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結構緊湊,延長壽命壽命,使用效果顯著,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帶交叉繩組件的卡車鏈,包括上卡車鏈機構和下卡車鏈機構,所述的上卡車鏈機構包括均勻分布的上交叉繩鉤1,所述的上交叉繩鉤1的上部間通過上鋼絲繩2相固定串聯,所述的上交叉繩鉤1的下部間通過上交叉繩組件3相連接,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包括均勻分布的下交叉繩鉤4,所述的下交叉繩鉤4的上部間通過下交叉繩組件5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上交叉繩組件3和下交叉繩組件5通過整體連接件6相固定連接,所述的整體連接件6通過中心鏈7相固定串聯,所述的下交叉繩鉤4的下部間通過下鋼絲繩8相固定串聯。所述的上卡車鏈機構左側端的外側壁上端設有內側快裝鉤9,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左側端的外側壁下端設有卡鎖10,所述的下卡車鏈機構的右側端的外側壁下端設有卡簧鉤11。所述的卡鎖10通過連接卡簧鉤12與下交叉繩鉤4相固定,所述的內側快裝鉤9與上交叉繩鉤1相固定,所述的卡簧鉤11與下交叉繩鉤4相固定。所述的上交叉繩組件3中的中心位與整體連接件6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下交叉繩組件5中的中心位與整體連接件6相固定連接,所述的下鋼絲繩8上設有保持環13。所述的中心鏈7的右側端向外延伸,所述的中心鏈7的尾部設有中心鏈卡鉤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興南鏈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興南鏈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79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