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式分離液塞捕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7962.2 | 申請日: | 2012-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13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強;張侃毅;何利民;呂宇玲;夏新宇;戚亞明;凌勇;侯衛國;呂生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石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0 | 分類號: | F17D5/00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65105 | 代理人: | 湯建武;周星瑩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 液塞捕 集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混輸技術領域,是一種管式分離液塞捕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油氣開發的重點向海洋及邊遠地區轉移,為降低生產成本,多相混輸工藝越來越多地被采用。由于地形起伏、生產操作等因素,氣液混輸管路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段塞流,對管道造成振動性破壞,導致下游處理設備的不穩定運行,甚至生產中斷。目前,在混輸管路末端安裝液塞捕集器或常規的氣液分離器是解決該問題的兩種主要途徑。液塞捕集器是一種特殊的氣液分離器,主要有容器式和管式兩種,其優點是處理量大,適應能力強,但投資成本高,占地面積大;氣液分離器處理量小,只能適用于一定的處理范圍。申請號為CN200820173799.4的中國專利文獻所記載的技術是在常規的臥式分離器基礎上進行改進,添加了出液均布器、液溢流堰板等,用于海底混輸管路陸上終端的段塞流捕集;申請號為CN201110066471.9的中國專利文獻提出了一種上傾入口雙層管式段塞流捕集器,相比于現有的管式液塞捕集器在分離效果和占地面積方面作了很大的改進,但適用范圍窄;申請號為CN201020259873.1的中國專利文獻和申請號為CN200810232329.5的中國專利文獻則將重力分離和旋流分離與管式液塞捕集器結合起來,開發出新型高效的液塞捕集器。上述裝置在液塞捕集方面都取得了進步,但都很難同時滿足既使控制液塞捕集器的占地面積小,又使其適用于較寬的處理范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式分離液塞捕集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裝置占地面積大和適用范圍窄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管式分離液塞捕集裝置,包括底座、臥式分離器、氣液分層管、集液管和集氣管;臥式分離器固定安裝在底座上,在臥式分離器的左側頂部殼體上有進氣接口,在臥式分離器的左側下部殼體上有進液接口,在進氣接口上固定安裝有水平向左的集氣管,在集氣管的左端固定安裝有盲板,在進液接口上固定安裝有向左伸出的左高右低的集液管,集氣管位于集液管的上方,在集氣管和集液管之間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連通管,在集液管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左低右高的氣液分層管;在臥式分離器的右側頂部有排氣接口,在排氣接口上固定安裝有排氣管,在排氣管上固定安裝有排氣閥,在臥式分離器的右側下部有排液接口,在排液接口上固定安裝有排液管,在排液管上固定安裝有排液閥;在臥式分離器的上部殼體上固定安裝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的下端位于臥式分離器的內腔底部;在臥式分離器的頂部殼體上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下端位于臥式分離器的內腔上部。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排液閥可為電磁閥或氣動閥。
上述排氣閥可為電磁閥或氣動閥。
上述在氣液分層管的左端可固定連接有水平管頭,水平管頭的左部呈內徑左小右大的喇叭形。
上述連通管的內徑是集液管內徑的0.5倍至0.8倍。
上述進氣接口和集氣管之間可通過法蘭固定安裝在一起,進液接口和集液管之間通過法蘭固定安裝在一起,排氣接口和排氣管之間通過法蘭固定安裝在一起,排液接口和排液管之間通過法蘭固定安裝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臥式分離器、氣液分層管、集液管、集氣管和連通管的配合使用,實現氣液兩相的預分離和有效地捕集油氣混輸產生的液塞,通過壓力傳感器和液位傳感器來調節排氣閥和排液閥的開度,避免了對下一級處理設備造成的沖擊和溢流現象的發生;具有占地面積小和適用范圍大的特點,提高了分離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底座,2為臥式分離器,3為氣液分層管,4為集液管,5為集氣管,6為進氣接口,7為進液接口,8為盲板,9為連通管,10為排氣接口,11為排氣管,12為排氣閥,13為排液接口,14為排液管,15為排液閥,16為液位傳感器,17為壓力傳感器,18為水平管頭,19為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石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新疆石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79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