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面團整形機的入面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6749.X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99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國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C11/00 | 分類號: | A21C1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 |
| 地址: | 21419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團 整形 入面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面團整形機械領域,尤其涉及面團整形機的入面斗領域。?
背景技術
面團整形機可以擠出面團中的氣泡,避免氣泡在烘烤過程中受熱膨脹在面包內部形成空洞,從而保證食品的外觀和品質,同時還可以將面團加工需要的形狀,方便下一步加工。
入面斗是面團整形機的入料機構,包括料斗和一對滾壓輪,滾壓輪可以對面團進行粗加工,減小面團的厚度、壓縮面團中的氣泡。現有的設備中,滾壓輪固定在面團整形機的側壁上,滾壓輪之間的間距固定不變,較厚的面團進入后受到的擠壓力很大,導致面團在發面過程中表面形成的一層面筋薄膜會被壓壞,而該薄膜被破壞后,會對烘烤出的面包的外觀、口感造成一定影響,破壞面包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面團整形機入面斗的一對滾壓輪容易破壞面團表面的面筋薄膜,進而影響面包的外觀和口感的問題,進行研究改進,提供另一種面團整形機的入面斗,它能夠根據面團的厚度手動調整滾壓輪的間距,既能保證面團在經過這一對滾壓輪后有相同的厚度,方便須后的加工步驟,又能夠在擠出面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面團表面的面筋薄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面團整形機的入面斗,包括支柱及齒輪箱,所述支柱與齒輪箱之間留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外圍包裹有外殼,所述通道頂端安裝有料斗,所述料斗下方于所述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所述滾壓輪包括固定滾壓輪和可動滾壓輪;所述固定滾壓輪通過固定輪軸連接所述齒輪箱中的齒輪,可以在所述齒輪帶動下轉動;所述可動滾壓輪連接于可動輪軸上,所述可動輪軸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可動支撐板上;杠桿穿通連接于兩塊所述可動支撐板上端的通孔中,所述杠桿的兩端固連于所述通道兩側,所述可動支撐板可繞所述杠桿擺動;固定板固連于所述通道的一側,其上裝置有調節螺釘,所述調節螺釘的端部抵接于可動支撐板的一側邊;拉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可動支撐板上,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可動滾壓輪與固定滾壓輪的下方于所述通道內分別裝置有左刮板和右刮板;
所述通道的兩側于所述支柱與齒輪箱的側壁上分別連接有后連接板和前連接板,所述左刮板、右刮板以及杠桿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后連接板和前連接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面團的厚度,轉動調節螺釘,可動支撐板便在拉簧的拉動下順時針轉動,從而增大兩滾壓輪之間的間距,因而可以在擠出面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面團表面的面筋薄膜;同時還可以保證面團在經過這對滾壓輪后有一致的厚度,方便后續的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圖。
圖2是圖1中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滾壓輪及其支撐部件的俯視剖視圖(已拆除料斗、外殼、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柱18及齒輪箱21,支柱18與齒輪箱21之間留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外圍包裹有外殼17,通道頂端安裝有料斗1,料斗1下方于所述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所述通道的兩側于支柱18與齒輪箱21的側壁上分別連接有后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
如圖1、圖3所示,所述一對滾壓輪包括固定滾壓輪13和可動滾壓輪6,固定滾壓輪13固連在固定輪軸12外圍,后者通過一對軸承(圖中未畫出)連接在后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之間,固定輪軸12的一端穿過前連接板20,與齒輪箱21中的齒輪連接,使得固定滾壓輪13能夠在齒輪帶動下逆時針轉動。可動滾壓輪6固連在可動輪軸14上,可動輪軸14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15連接于可動支撐板2上,使得可動滾壓輪6能夠自由轉動。杠桿16穿通連接于兩塊可動支撐板2上端的通孔中,杠桿16的兩端分別與后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固定連接,可動支撐板2可繞杠桿16擺動。
如圖1所示,所述通道的一側裝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部開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固定連接有螺栓套3,調節螺釘4安裝于螺栓套3中,調節螺釘4的端部抵接于可動支撐板2的一側邊,起到限位作用;可動支撐板2上于同一側邊上還連接有彈簧拉板9,拉簧8的一端系在彈簧拉板9上,另一端系在固定板5的內側的掛鉤7上,使得可動支撐板2的一側邊始終抵接于調節螺釘4的端部。
如圖1所示,可動滾壓輪6與固定滾壓輪13的下方于通道內分別裝置有左刮板10和右刮板11;左刮板10、右刮板11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后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未經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674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筒洗魚機
- 下一篇:一種微孔霧化方法及實施該微孔霧化方法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