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無塵擦黑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3072.4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2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金碧輝;孫長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B43L21/02 | 分類號: | B43L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無塵擦 黑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擦黑板裝置,尤其是一種高效無塵擦黑板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擦除黑板上粉筆的痕跡通常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手工方式,即用主要由織物構成的黑板擦或抹布等擦拭物,通過多次的手工擦拭將粉筆痕跡擦除。顯而易見,其存在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且飛揚的粉筆灰會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帶來危害等缺點。第二種是采用自動擦黑板裝置,其利用機械傳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使擦拭物在黑板表面產生相對運動,達到擦除目的。目前,有很多自動擦黑板裝置相關專利獲得授權或公開,個別專利已經轉化為產品并獲得使用。但是,從其實際使用情況來看,這些自動擦黑板裝置由于擦拭物與黑板表面始終處于壓力接觸狀態,且只能沿黑板水平運動,一方面,粉筆灰粘附在擦拭物與黑板之間,造成一次運行很難將字跡擦拭干凈,需反復多次;另一方面,無灰塵收集裝置,粉筆灰飛揚;再則,還會造成黑板表面過度的磨損。這些缺陷都嚴重制約其獲得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的自動擦黑板裝置進行改進,提出了一種高效無塵擦黑板裝置。其包括橫向運動機構、擦拭物縱向運動機構、擦拭物張緊機構、灰塵收集裝置。
橫向運動機構包括齒條導軌1、齒輪26、齒輪軸8、齒輪箱11、矩形桿13、矩形桿固定箱9、橫向驅動電機10、電機支座12、連接固定件36、連接固定件39、外殼3。齒條導軌1固聯于墻面。齒輪26與齒輪軸8緊配,并與齒條導軌1上的齒條嚙合。齒輪軸8與軸承17的內圈緊配,軸承17的外圈與齒輪箱11上的孔緊配,齒輪箱11通過螺釘15與滑塊18固聯。滑塊18與齒條導軌1上的槽滑配。矩形桿13與齒輪箱11上的矩形孔緊配。矩形桿固定箱9上的矩形孔與矩形桿13緊配,并通過螺釘37與矩形桿13固聯。橫向驅動電機10通過螺釘與電機支座12固聯。電機支座12通過連接固定件36和39分別與齒輪箱11及矩形桿固定箱9固聯。外殼3通過螺釘35與支撐板34固聯,通過螺釘16與齒輪箱11固聯。
擦拭物縱向運動機構包括擦拭物驅動電機2、擦拭物驅動軸21、從動軸41、電機安裝座32、支撐板34、上滾筒20、下滾筒30、壓板22、彈簧桿24、支撐板14、擦拭物19。擦拭物驅動電機2通過螺釘與電機安裝座32固聯,電機安裝座32通過螺釘33與支撐板34固聯,支撐板34通過螺釘35與矩形桿13固聯。擦拭物驅動軸21通過聯軸器47與擦拭物驅動電機2的軸固聯,擦拭物驅動軸21與上滾筒20緊配,并與軸承46的內圈緊配。軸承46的外圈與支撐板34上的孔緊配。擦拭物19可是條狀的織物或毛刷,套于上滾筒20和下滾筒30上,并與黑板4接觸。下滾筒30與軸承31的外圈緊配,軸承31的內圈與從動軸41緊配。從動軸41與支撐板14上的槽40滑配。支撐板14通過螺釘43與矩形桿13固聯。壓板22上的孔與彈簧桿24的軸滑配。彈簧23位于壓板22和彈簧桿24的凸臺之間。彈簧桿24通過螺釘38與矩形桿13固聯。
擦拭物張緊機構包括張緊彈簧桿27、彈簧29、張緊機構固定板28。張緊彈簧桿27的孔與從動軸41緊配。張緊彈簧桿27的軸與張緊機構固定板28上的孔滑配。彈簧29位于張緊彈簧桿27和張緊機構固定板28之間。張緊機構固定板28通過螺釘44與矩形桿13固聯。
灰塵收集裝置包括吸塵器盒5、吸塵器6、吸塵管道7。吸塵器盒5通過螺釘42與齒輪箱11固聯。吸塵器6通過螺釘與吸塵器盒5固聯。吸塵器管道7一端與吸塵器6的進口對準并固聯,一端通過外殼3上的孔與支撐板14上的孔對準并固聯。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自動擦黑板裝置存在的缺點進行改進,可實現高效擦除黑板上的粉筆字跡,并實時收集起來,避免了粉塵飛揚給人員和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以下通過實施例及其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效無塵擦黑板裝置的正面視圖。
圖2是圖1去掉外殼3的的正面視圖。
圖3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2的左視圖。
圖5是圖1中的B-B局部剖視圖。
圖6是圖3中的A處放大圖。
圖7是圖3中的B處放大圖。
圖8是圖4中的C處放大圖。
圖9是圖4中的D處放大圖。
圖10是圖7中的C-C剖視圖。
圖11是圖8中的D-D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30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關風機
- 下一篇:一種倒扣塑件內行位抽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