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2586.8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6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生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G5/00 | 分類號: | F02G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1001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 內燃 發電 機組 冷卻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中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系統的余熱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中,燃氣內燃發電機組是核心設備,天然氣在燃氣內燃發電機組中燃燒發電,再利用機組的排煙和高溫缸套水制冷、供熱。為保證機組的正常運行,需要給機組配置冷卻水系統。燃氣內燃發電機組冷卻水出口溫度約50℃,在機組外通過散熱裝置冷卻后(約45℃)再進入燃氣內燃發電機組,如此循環使用。
在該冷卻水系統中,冷卻水從機組中帶出的熱量未得到利用,直接通過散熱裝置排到環境中去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系統,包括與發電機組連通的出水管、進水管、連接于出水管和進水管之間的散熱裝置,所述出水管上有三通調節閥,該閥的一個出口連通所述散熱裝置、另一個出口連接有蓄熱水箱。
所述蓄熱水箱內有盤管,盤管的兩端分別通過管道連通所述出水管和進水管。
所述蓄熱水箱連接有熱水出水管,熱水出水管上有熱水輸送泵。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一條利用發電機組冷卻水熱量的旁路,通過在旁路蓄熱水箱中的熱交換,使出水管中的高溫水在盤管中冷卻到設定溫度后再進入到發電機組中起冷卻作用,而蓄熱水箱中的低溫水被加熱后可以送出用來做其它熱源使用,經熱交換降溫后再回到蓄熱水箱中循環。相當于回收了燃氣內燃發電機組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這樣既安全有效地冷卻了燃氣內燃發電機組,又提高了整個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系統,包括與發電機組4連通的出水管5、進水管6、散熱裝置7,散熱裝置7連接于出水管5和進水管6之間。出水管5上有三通調節閥2,該閥的一個出口連通散熱裝置7、另一個出口連接有蓄熱水箱1,蓄熱水箱1中有盤管8,盤管8的一端通過管道連通出水管5,一端通過管道連通進水管6。蓄熱水箱1還連接有熱水出水管9,熱水出水管9上有熱水輸送泵3。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一方面發電機組4排出的約50℃的冷卻水通過三通調節閥2進入蓄熱水箱1中的盤管8中,與蓄熱水箱1中的低溫水進行換熱降至約45℃再回到發電機組。另一方面蓄熱水箱1中的加熱水經熱水出水管9通過熱水輸送泵3送到用熱處,如采暖裝置或生活熱水加熱器等,經熱交換降溫后再經回水管10回到蓄熱水箱1中循環。
根據蓄熱水箱1盤管8中流出的冷卻水的出水溫度,調節三通調節閥2的出口開度,來控制分別進入散熱裝置7和蓄熱水箱1中的冷卻水量。當從蓄熱水箱1流出的冷卻水溫度高于設定值時,通過調整三通調節閥2的出口開度,使出水管5中的部分或全部高溫冷卻水流經散熱裝置7冷卻后從進水管6進入發電機組4,以保證內燃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25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扶拖拉機用電起動裝置
- 下一篇:塑料覆層式內燃機氣缸密封墊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