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桿提放吊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1260.3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0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晟;魏光明;鄺維;郭淑芳;徐克江;孫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9/06 | 分類號: | E21B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桿 提放吊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抽油機井口的專用工具,是一種光桿提放吊卡。
背景技術
在油田井場,有各種游梁式抽油機,在抽油機懸繩器的下部連接有光桿。抽油機帶動光桿上下往復運動,進行原油提升。當發生井下事故,光桿斷裂脫出懸繩器后,需要修井作業或者吊車來提放光桿,進行修井作業,只能通過修井機或者通過吊車進行抽油光桿提放。沒有針對光桿斷裂脫出懸繩器后的提放光桿的工具。
目前,有一種光桿吊卡,能卡住光桿的外壁。參閱圖1a。光桿吊卡是由下卡體1、上卡體2、銷軸3、鎖緊螺釘4和卡瓦牙5組成;下卡體1和上卡體2為長方體形,下卡體1與上卡體2相對,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的一端通過銷軸3連接在一起,下卡體1和上卡體2能轉動,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之間中部有圓孔,圓孔中嵌有圓弧形卡瓦牙5;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的另一端有螺釘孔,通過鎖緊螺釘4將下卡體1與上卡體2連接在一起。光桿吊卡是井場經常使用的工具,本領域技術人員對光桿吊卡的結構很熟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桿提放吊卡,抽油機光桿斷裂后,將提放卡子咬合在光桿外壁上,能用抽油機將光桿提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光桿提放吊卡,包括光桿吊卡、連接桿和螺帽;光桿吊卡是由下卡體、上卡體、銷軸、鎖緊螺釘和卡瓦牙組成;下卡體和上卡體為長方體形,下卡體與上卡體相對,在下卡體和上卡體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在一起,下卡體和上卡體能轉動,在下卡體和上卡體之間中部有圓孔,圓孔中嵌有圓弧形卡瓦牙;在下卡體和上卡體的另一端有螺釘孔,通過鎖緊螺釘將下卡體與上卡體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上卡體的一側有加寬部分,在上卡體的加寬部分上有一個螺孔,螺孔的中心線與所述的卡瓦牙中心線的同一條直線上;在上卡體加寬部分的螺孔內螺紋連接有一個連接桿,連接桿垂直于上卡體的上平面;在連接桿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一個螺帽。
所述的連接桿采用的是短光桿,在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外螺紋。
所述的螺帽采用的是光桿備帽。
簡述光桿提放吊卡的使用。抽油機光桿斷裂后,運用本光桿提放吊卡工具只需要將光桿提放吊卡咬合在光桿外壁上;啟動抽油機將懸繩器調制合適的位置,將連接桿另一側穿入懸繩器中,在連接桿穿入懸繩器后上緊螺帽。然后就可用抽油機將光桿提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光桿提放吊卡,光桿斷裂后,能將提放卡子咬合在光桿外壁上,能用抽油機將光桿提起。另外,具有制作成本小、操作簡單,只需要一個技術工人即可完成操作。
附圖說明
圖1a是現有光桿吊卡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A-A剖視圖。
圖2a是本實用新型光桿提放吊卡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b是圖2a的B-B剖視圖。
圖中,1-下卡體,2-上卡體,3-銷軸,4-鎖緊螺釘,5-卡瓦牙,6-螺孔,7-連接桿,8-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以一個光桿提放吊卡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閱圖2a。本實用新型光桿提放吊卡,包括光桿吊卡、連接桿7和螺帽8。光桿吊卡是由下卡體1、上卡體2、銷軸3、鎖緊螺釘4和卡瓦牙5組成;下卡體1和上卡體2為長方體形,下卡體1與上卡體2相對,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的一端通過銷軸3連接在一起,下卡體1和上卡體2能轉動,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之間中部有圓孔,圓孔中嵌有圓弧形卡瓦牙5。在下卡體1和上卡體2的另一端側壁上有螺釘孔,螺釘孔內有一個鎖緊螺釘4。通過鎖緊螺釘4將下卡體1與上卡體2連接在一起并能卡緊光桿外壁。光桿吊卡是現有產品。
參閱圖2a。在光桿吊卡的上卡體2的一側本體加寬60mm。加寬部分呈圓弧狀,在上卡體2的加寬部分上有一個螺孔6,螺孔6的中心線與所述的卡瓦牙5中心線的同一條直線上。參閱圖2b。在上卡體2加寬部分的螺孔6內螺紋連接有一個連接桿7,連接桿7采用的是短光桿,連接桿7的長度為300mm,直徑為30mm。在連接桿7的兩端分別與外螺紋。連接桿7垂直于上卡體2的上平面。在連接桿7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一個螺帽8,螺帽8采用的是光桿備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12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