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海桿魚漂雙限位環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0223.0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36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欒國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欒國光 |
| 主分類號: | A01K93/00 | 分類號: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01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海桿 魚漂 限位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魚器材,特別是一種無論上鉤的魚向下、向后拉鉤還是向上、向前拱鉤都可以在魚漂上得到顯示的手海桿魚漂雙限位環座。
背景技術
在釣魚時,有的上鉤的魚習慣向下、向后拉鉤,有的習慣于向上拱鉤,傳統的手海桿魚漂座下只有一個限位環---當上鉤的魚向下、向后拉鉤時,紡錘形限位鈕撞擊在限位環上,引起魚漂晃動,顯示有魚上鉤了;但當上鉤的魚向上、向前拱鉤時,紡錘形限位鈕就會脫離限位環,魚漂就不會晃動,顯示不了有魚上鉤。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論上鉤的魚拉鉤和拱鉤,魚漂都可以準確無誤地顯示的手海桿魚漂雙限位環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整體由魚漂插座、倒Y形支架構成;倒Y形支架由垂直柄桿和小限位環的斜柄桿、大限位環的斜柄桿構成;小限位環和大限位環分別連接在兩個斜柄桿的桿端,環面平行并且圓心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小限位環的內半徑r3要小于紡錘形限位鈕的最大外徑r2,大限位環的內半徑r1要大于紡錘形限位鈕的最大外徑r2。紡錘形限位鈕能順利地穿過大限位環,而不能穿過小限位環,小限位環起的作用和傳統的限位環一樣。當上鉤的魚向下、向后拉鉤時,紡錘形限位鈕撞擊在小限位環上,引起魚漂晃動,顯示有魚上鉤了。當上鉤的魚向上、向前拱鉤時,紡錘形限位鈕就會脫離小限位環;但由于紡錘形限位鈕的前面有大限位環,并且在魚拱鉤時紡錘形限位鈕會向上浮起而撞擊在大限位環的斜柄桿上,引起魚漂晃動,同樣能顯示有魚上鉤。收線時,由于紡錘形限位鈕的形狀和其最大半徑小于大限位環的內徑,在拉力作用下,紡錘形限位鈕會順暢地穿過大限位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無論上鉤的魚是拉鉤還是拱鉤,都能準確無誤地使魚漂顯示有魚上鉤,提高了釣魚的技能技巧和成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中1.魚漂插座,2.倒Y形支架,3.垂直柄桿,4.斜柄桿,5.斜柄桿,6.紡錘形限位鈕,7.小限位環,8.垂線,9.拉線,10.大限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整體由魚漂插座(1)、倒Y形支架(2)構成;倒Y形支架(2)由垂直柄桿(3)和小限位環(7)的斜柄桿(5)、大限位環(10)的斜柄桿(4)構成小限位環(7)和大限位環(10)分別連接在斜柄桿(5)和斜柄桿(4)的桿端環面平行并且圓心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小限位環(7)的內半徑r3要小于紡錘形限位鈕(6)的最大外徑r2,大限位環(10)的內半徑r1要大于紡錘形限位鈕(6)的最大外徑r2;垂線(8)沿拉鉤實箭頭方向被拉動時,紡錘形限位錘(6)撞擊在小限位環(7)上;垂線(8)沿頂鉤虛箭頭方向被拱起時,紡錘形限位鈕(6)浮起撞擊在斜桿(4)上;收線時,拉線(9)拉著紡錘形限位鈕(6)沿著收鉤實箭頭方向,穿出大限位環(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欒國光,未經欒國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02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桑葉粗多糖的純化方法
- 下一篇:用于酶抑制的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