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99775.4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71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葛熾昌;廖佑祥;王信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鈺電子(北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2B15/06 | 分類號: | G12B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海大道***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般的散熱結構,通常是在發熱體上設置散熱體將發熱體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當發熱體與散熱體無法緊密接觸時,通常使用導熱板設于發熱體與散熱體之間實現發熱體與導熱體之間的連接。由于導熱板通常為平板結構,且為材質較硬的塑性材料,當發熱體或散熱體與所述導熱板之接觸面為非平面時,發熱體或散熱體與導熱板之間會形成不均勻的接觸面,從而造成發熱體或散熱體與所述導熱板之間的接觸力不均勻,從而降低發熱體或散熱體與所述導熱板之間接觸力較小部分的導熱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散熱結構,當發熱體與散熱體之間的接觸表面不均勻時,能使設于散熱體與發熱體之間的導熱板與所述發熱體及散熱體之間保持均勻的接觸力,從而提高導熱能力。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散熱結構包括發熱體、散熱體及設于所述發熱體與所述散熱體之間的導熱板。所述導熱板設有多個凹陷部以增加所述導熱板的延展性,從而使所述導熱板與所述發熱體及散熱體之間保持均勻的接觸力。
優選地,所述發熱體及所述散熱體與所述導熱板之間形成多個間隙,所述導熱板之多個凹陷部與所述多個間隙錯位設置。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為通孔。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為凹槽。
優選地,所述導熱板的材質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散熱結構包括發熱體、散熱體及設于所述發熱體與所述散熱體之間的導熱板。所述導熱板設有多個凹陷部,在所述發熱體與所述散熱體結合的過程中,所述凹陷部的設置使得所述導熱板發生彈性形變以擴大所述導熱板與所述發熱體及所述散熱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使所述導熱板與所述發熱體及所述散熱體緊密接觸。
優選地,所述發熱體及所述散熱體與所述導熱板之間形成多個間隙,所述導熱板之多個凹陷部與所述多個間隙錯位設置。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為通孔。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為凹槽。
優選地,所述導熱板的材質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散熱結構,采用材質較硬的塑性材料作為導熱板,通過在導熱板上設置多個凹陷部,在散熱體與發熱體結合的過程中,所述凹陷部的設置使得導熱板發生彈性變形并延展,使得導熱板與發熱體及散熱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擴大,從而使得導熱板及散熱體與發熱體之間緊密接觸,且具有均勻的接觸力,從而可有效提高導熱板的導熱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散熱結構之導熱板發生彈性變形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散熱結構????100
發熱體??????10
散熱體??????20
導熱板??????30
凹陷部??????31
間隙????????40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散熱結構100包括發熱體10、散熱體20及設于所述發熱體10與所述散熱體20之間的導熱板30。導熱板30將發熱體10產生的熱量傳遞至散熱體20,通過散熱體20將所述熱量散發出去。所述導熱板30設有多個凹陷部31以增加所述導熱板30的延展性,從而使所述導熱板30與所述發熱體10及散熱體20之間保持均勻的接觸力。也就是說,在所述發熱體10與所述散熱體20結合的過程中,所述凹陷部31的設置使得所述導熱板30發生彈性形變以擴大所述導熱板30與所述發熱體10及所述散熱體20之間的接觸面積,使所述導熱板30與所述發熱體10及所述散熱體20緊密接觸以保持均勻的接觸力。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31為通孔。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31為凹槽。
本實施方式中,導熱板30為平板結構,且由材質較硬的塑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膠。散熱體20及發熱體10與導熱板30之間的接觸面為非平面結構。當導熱板30設于發熱體10與散熱體20之間時,發熱體10及散熱體20與導熱板30之間形成多個間隙40,導熱板30之多個凹陷部31與所述多個間隙40錯位設置。也就是說,導熱板30之多個凹陷部31分布于導熱板30與所述間隙40錯開的位置,導熱板30與所述間隙40相對之處為實體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鈺電子(北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鈺電子(北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997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