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喂絲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493086.2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92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孟祥永;崔華清;崔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創(chuàng)新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00 | 分類號: | B22D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維斗 |
| 地址: | 256200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鋁合金鑄造過程中在線加入鈦、硼等微量元素的自動化喂絲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鋁合金圓鑄錠是擠壓生產(chǎn)工業(yè)鋁型材和建筑鋁型材的坯料,目前鋁合金圓鑄錠通常是用熱頂鑄造法生產(chǎn)加工的,鋁合金圓鑄錠的內部組織(特別是晶粒尺寸大小)直接影響最終產(chǎn)品質量。眾所周知,鑄造過程中在線加入鋁鈦硼絲是實現(xiàn)鑄錠組織晶粒細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目前通常做法是,根據(jù)合金成分要求及正常鑄造時的鋁液流量,人工計算出鋁鈦硼絲加入速度,并相應地設定好喂絲機輸送輥轉速,利用喂絲機在線加入鋁鈦硼絲,鋁鈦硼絲進入鋁液后迅速熔化,鈦、硼等微量元素擴散溶解,從而實現(xiàn)鑄造組織晶粒細化。由于在整個鑄造過程中鋁液流量隨時變化,而現(xiàn)有的喂絲機對鋁鈦硼絲加入速度事先設定,不能根據(jù)鋁液流量適時變化,造成最終產(chǎn)品鈦、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波動較大,而且與目標成分偏差也較大,并且造成鑄造組織晶粒細化效果不穩(wěn)定,從而影響最終產(chǎn)品質量。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xiàn)鋁鈦硼絲自動化精確控制的喂絲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xiàn)的:一種自動化喂絲系統(tǒng),包括1-4只絲盤、喂絲機、鑄造機、流槽;絲盤中繞有鋁鈦硼絲,鋁鈦硼絲穿過喂絲機的傳輸輥,所述傳輸輥連接驅動電機,鋁鈦硼絲的末端伸入到流槽中,鑄造機底部固定有稱重傳感器,該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器,稱重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驅動電機與控制器電連接。
為了使鋁鈦硼絲約束在流槽內,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特征還有,上述鋁鈦硼絲的末端穿過夾持架伸入到流槽中,夾持架固定在流槽上。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上述絲盤設置有2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傳統(tǒng)鋁鈦硼絲喂絲系統(tǒng)相比增加了一個智能控制器,內置智能控制模塊,可控制喂絲機的驅動電機的轉速,繼而控制鋁鈦硼絲的加入速度,另外根據(jù)鑄造機下面設置的稱重傳感器對鋁液流量進行檢測,進而計算需要加入的鈦、硼等微量元素的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化精確控制喂絲機的給送料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絲盤,2、喂絲機,3、鑄造機,4、流槽,5、鋁鈦硼絲,6、傳輸輥,7、驅動電機,8、稱重傳感器,9、控制器,10、夾持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自動化喂絲系統(tǒng),包括2只絲盤1、喂絲機2、鑄造機3、流槽4;絲盤1中繞有鋁鈦硼絲5,鋁鈦硼絲5穿過喂絲機的傳輸輥6,傳輸輥6連接驅動電機7,鋁鈦硼絲5的末端伸入到流槽4中,鑄造機3底部固定有用于檢測鋁合金圓鑄錠重量單位時間增加量的稱重傳感器8,該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器9,稱重傳感器8與控制器9電連接,驅動電機7與控制器9電連接。
另外,鋁鈦硼絲5的末端穿過夾持架10伸入到流槽4中,夾持架10固定在流槽上,使鋁鈦硼絲5約束在流槽4內。
控制器9內置智能控制模塊,可控制喂絲機2的驅動電機7的轉速,繼而控制鋁鈦硼絲5的加入速度,另外根據(jù)鑄造機3下面設置的稱重傳感器8對鋁液流量進行檢測,進而計算需要加入的鈦、硼等微量元素的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化精確控制喂絲機的給送料速度。
本實用新型未經(jīng)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現(xiàn)有技術實現(xiàn),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創(chuàng)新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東創(chuàng)新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930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