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鉆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91113.2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75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招陽;鍾任超;呂家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尖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2 | 分類號: | B23B5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雷電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針 | ||
技術領域
本創作提供一種鉆針,尤指鉆刃的刃面部于具鑿刃點的一側或一側以上的側緣處,朝內凹設有向連接部延伸的打薄槽,且打薄槽的長度為0.1mm至排屑槽長度的50%,讓刃面部與板材接觸磨擦的面積縮小,進而降低磨擦所產生的熱量。
背景技術
現今電子產品為朝向輕薄短小的設計趨勢下,使得各種電子產品對于體積要求變得更小,因此電子產品內部各種電子元件的制造加工將變得越來越精細,并使電子產品中可供電子元件組設定位的印刷電路板體積也必須隨之縮小,所以在印刷電路板的制程中,大多會利用鉆針來進行電路基板加工的機械鉆孔制程,而可提供電子元件的多個接腳穿插后再予以焊固形成電性連接。
該鉆針為由貫穿電路基板層與層間的接點,來制作出點對點間的通路,以供電路基板上各電子零件得以連通串接,然而,鉆針于其一側設有可供機臺夾持的鉆柄,再于另側設有可旋轉鉆孔的鉆刃,利用機臺帶動夾持的鉆柄進行高速旋轉,來讓鉆刃一端旋轉接觸電路基板,其鉆刃的鉆尖及刃面接觸電路基板進行摩擦及切削,由于鉆刃的鉆尖及刃面位于整體的最前方,所以鉆尖及刃面中接觸及磨擦的位置及面積大小,便會影響到阻力及磨擦熱的大小,然而因為鉆孔時所產生的熱量越大時,因為熱應力及高溫切屑熱融產生的膠渣及多層基板未密合所造成的銅突現象,不僅會讓鉆針容易產生斷針的情況及讓孔限(每支鉆針可鉆的孔數量)降低,更會讓孔位精度及孔壁品質降低,而導致電路基板鉆孔制程的良率降低。
因此,如何解決現有鉆針的問題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發明內容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該鉆刃于刃面部具鑿刃點的一側或一側以上的側緣處朝內凹設有打薄槽,讓刃面部與板材接觸磨擦的面積縮小,由此降低磨擦所產生的熱量,進而達到增加孔限、孔位精度、改善孔壁品質的目的。
本創作的次要目的在于,該打薄槽由鉆刃末端朝鉆柄的連接部方向延伸呈0.1mm至排屑槽長度的50%,則當刃面部磨耗而進行再研后,其新針刃面部仍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打薄槽,所以使用時仍具有縮減刃面部與板材接觸磨擦面積的效果,進而達到長期降低鉆針使用時溫度的目的。
本創作的另一目的在于,該鉆刃僅設有排屑槽時,刃面部的二第一刃面與第二刃面上、下側緣便會便會齊平于鉆刃的外徑而形成鉆背,打薄槽為延伸至第一刃面上方的鉆背處來形成量測口,由量測口讓工具方便伸入進行量測,進而可達到加快品管檢測的效果。
一種鉆針,其包括鉆柄及鉆刃,該鉆柄一側為延伸有連接部;該鉆刃為由連接部朝遠離鉆柄一側延伸,其鉆刃末端為形成有具鉆尖的刃面部,刃面部具有以鉆尖為中心呈相對稱狀的二第一刃面及二第二刃面,任一第一刃面為相鄰于二第二刃面,上方第一刃面及第二刃面與下方另一第二刃面及另一第一刃面的交界處為橫刃,其橫刃二端連接刃面部外緣處為形成有鑿刃點,再由鉆刃鄰近連接部一端朝末端螺旋狀延伸形成有排屑槽,且由刃面部具鑿刃點的一側或一側以上的側緣處朝內凹設有打薄槽,其打薄槽為由鉆刃末端朝鉆柄的連接部方向延伸,且打薄槽的長度為0.1mm至排屑槽長度的50%。
該鉆刃鄰近連接部一端朝末端螺旋狀延伸形成有相鄰于排屑槽的逃隙槽。
該具打薄槽的刃面部心厚為整體刃面部心厚的40%-80%。
該鉆刃的打薄槽下方與刃面部外側緣的交接處為第一交點,其第一交點與鑿刃點之間的距離為鉆刃外徑的0%-30%。
該打薄槽上方與刃面部外側緣的交接處為第二交點,第二交點與鑿刃點之間的距離為鉆刃外徑的30%-65%。
該鉆刃刃面部的二第一刃面與第二刃面的上、下側緣齊平于鉆刃的外徑而形成鉆背,打薄槽延伸至第一刃面上方的鉆背處來形成量測口。
該鉆刃為單刃或雙刃型式。
本實用新型降低磨擦所產生的熱量,進而達到增加孔限、孔位精度、改善孔壁品質的有益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外觀圖。
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3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尖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尖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911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