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間包塞棒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90765.4 | 申請日: | 2012-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9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田勇;張相春;袁秀濤;崔長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18 | 分類號: | B22D41/1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21213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間 包塞棒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連鑄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在線調節開度的連鑄中間包塞棒與橫臂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中間包塞棒是連鑄過程中重要的控流器具,而塞棒連接裝置則是將塞棒固定至塞棒控制機構橫臂上的主要部件。傳統的中間包塞棒連接件為一直桿螺栓,螺栓下部與塞棒頂部相連,螺栓上部采用螺母和墊圈卡住塞棒橫臂的卡口,從而將塞棒與橫臂連接在一起。
直桿螺栓連接件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可靠耐用。但隨著鋼鐵行業冶煉品種的擴充和成本壓力的增大,對高合金含量鋼種的單中包澆鋼罐數的要求不斷提升,勢必加劇塞棒頭部被侵蝕的程度。而塞棒頭部被侵蝕加劇,就會導致控流性能的下降,此時一旦塞棒機構的運行距離不足以抵消塞棒頭部的侵蝕量,而又無法調整塞棒使其在塞棒機構上整體下移,就會使澆鋼過程存在極大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可在澆鋼過程中調整塞棒開度,從而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高合金含量鋼種多罐次連澆次數的中間包塞棒連接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中間包塞棒連接裝置,由連接螺栓、限位螺母、調節螺母、固定座、銷釘、軸承及套筒組成;連接螺栓下部帶有外螺紋,上部套裝有固定座和帶有外螺紋的套筒,固定座通過銷釘固定在連接螺栓上,套筒上端通過滾珠軸承連接固定座,下端伸入在塞棒橫臂中心孔內,調節螺母和限位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在套筒外,限位螺母下表面坐在塞棒橫臂上。
所述調節螺母與限位螺母之間設有消隙墊圈。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為:
使用時,只要將連接螺栓下端連接至塞棒本體上即可。由于本塞棒連接裝置采用雙螺母加消隙墊圈的結構形式,擰動調節螺母即可使套筒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塞棒整體移行,且移行距離可通過旋轉的圈數直接換算出來,實現了塞棒開度的在線可控調節,消除了由于塞棒頭部侵蝕造成的安全隱患。限位螺母既可保證連接裝置的穩固,又能起到限制套筒運動方向的作用,防止套筒的晃動。且連接裝置多采用螺旋結構,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十分適用于現場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為中間包塞棒連接裝置裝配結構剖面圖。
圖中:連接螺栓1、限位螺母2、調節螺母3、固定座4、銷釘5、軸承6、套筒7、墊圈8、塞棒橫臂9、塞棒10。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可見,本實用新型中間包塞棒連接裝置系由連接螺栓1、限位螺母2、調節螺母3、固定座4、銷釘5、軸承6、套筒7、墊圈8及塞棒橫臂9所組成。連接螺栓1的下部加工有外螺紋,以便與塞棒10的內螺紋連接。連接螺栓1的上部分別套裝有固定座4和套筒7,固定座4通過銷釘5固定在連接螺栓1上。套筒7的筒體上帶有外螺紋,套筒7上端通過滾珠軸承6連接在固定座4的下端,套筒7的下端伸入在塞棒橫臂9的中心孔內。限位螺母2與調節螺母3分別通過螺紋連接在套筒7的筒體上,限位螺母2的下表面固定在塞棒橫臂9的上表面。?為消除間隙,因此在限位螺母2與調節螺母3之間還加設有消隙墊圈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907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氧體磁鋼壓制通用模架
- 下一篇:澆注包防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