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余熱對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7724.X | 申請日: | 2012-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9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鄧延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延鴻 |
| 主分類號: | F24C3/08 | 分類號: | 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陳業勝 |
| 地址: | 519015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余熱 燃氣 進行 預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灶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余熱對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一些灶具設置有對空氣進行預熱的裝置,但預熱裝置屬于單獨使用的配套裝置,而沒有與灶具本身形成一體。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余熱對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的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余熱對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的裝置,包括爐盤、燃燒器和混合腔,爐盤底的中部設有燃燒器,燃燒器與混合腔連通,還包括煙氣導流罩,用于將爐盤內的煙氣余熱導流至混合腔外壁以對混合腔內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爐盤的邊沿具有與鍋接觸的翻邊,煙氣導流罩與爐盤底部連通,煙氣導流罩套設于混合腔外,煙氣導流罩底部與混合腔的外壁密封連接,煙氣導流罩上設有余熱排放的出口。
本實用新型將混合腔設置在煙氣導流罩內,使得預熱裝置與灶具形成一體,不需要拆分單獨使用就可以實現對通入灶具內的預混燃氣進行預熱的目的。
如上述的爐盤內還設置有蜂窩狀多孔陶瓷;蜂窩狀多孔陶瓷呈環形張口結構,煙氣導流罩與爐盤底部的連通處位于蜂窩狀多孔陶瓷的下方。
煙氣的熱量被鍋底散射到達蜂窩狀多孔陶瓷,蜂窩狀多孔陶瓷截留煙氣中的熱量,進一步輻射加熱鍋底,確保了爐盤內的所有煙氣與鍋底充分換熱。而通過蜂窩狀多孔陶瓷的煙氣,又被收集進入煙氣導流罩中,對混合腔內已經預混的燃氣和空氣進行預熱,充分利用灶具產生的熱能。
如上述的煙氣導流罩的結構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結構,煙氣導流罩的下部通過導流罩鎖緊環與混合腔密封連接,煙氣導流罩下部的外側設置有排氣管,排氣管上具有出口,出口用于向外直接排放或與其他加熱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爐盤的邊沿設有與鍋接觸的翻邊,取消爐盤上部傳統的煙氣排放缺口,而且將爐盤、煙氣導流罩、排氣管和尾鐣四者連通,減少未經余熱利用的煙氣直接排放。
煙氣導流罩內的廢煙氣通過排煙管送入灶具的尾鐣,用于加熱廚師用于炒菜、洗鍋的水,充分利用煙氣中剩余的熱量,使得灶具達到節能又環保的目的。
煙氣導流罩上大下小的圓臺結構設計,使得倒流的余熱能夠較持久地保持在煙氣導流罩中,以方便充分利用余熱。
如上述的混合腔為從上而下逐漸縮減的梯級管狀結構,其中設有燃燒器的一端為上部,混合腔的上部設于爐盤內,混合腔下部的外壁通過導流罩鎖緊環與煙氣導流罩密封連接。
如上述的混合腔外壁上還設有若干翅片。
如上述的混合腔外壁和/或煙氣導流罩的內壁具有向下導流的螺紋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混合腔的結構為從上而下逐漸縮減的梯級結構,如此的結構,使得混合腔與煙氣導流罩的換熱面積增加,增加余熱利用效率。混合腔外壁的翅片主要起到增加換熱面積的作用,也起到延緩余熱排放的作用。而向下導流的螺紋結構,有效地確保了煙氣導流罩的煙氣沿螺旋方向向下導流,可有效增加了余熱的交換時間和面積。
如上述的混合腔與風管彎頭相通,風管彎頭另一端與風機相連。
如上述的風管彎頭內設置有長明火燃氣和主火燃氣兩條通道,長明火燃氣通道與燃燒器相通,主火燃氣管道位于風機進風的入口處。
本實用新型的灶具采用的中壓送風進氣,風機及燃燒產生的噪音顯著減少30分貝。
本實用新型將燃氣和空氣按最佳配比預混后,再通入混合腔中一起預熱,一方面可以利用分子熱運動促進兩者混合的充分性,另一方面顯著節約預混燃氣達到其燃點需消耗的熱量,從而使得燃燒更充分,火焰溫度更高,減少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如上述的燃燒器整體呈圓盤狀,圓盤的底面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多個徑向開的條形槽,圓盤的頂面對應條形槽設置多個通孔,條形槽與通孔連通。燃燒器的底面的中部設有圓弧形凸起,條形槽圍繞該圓弧形凸起外部設置。
混合腔內的混合氣體通過燃燒器的下部的條形槽進入燃燒器后,再從燃燒器上部的通孔噴射沖擊鍋底,而圓弧形凸起使得預熱的混合燃氣進一步散射,提高燃氣與空氣混合的充分性,然后集中通過條形槽進入與之相通的圓形通孔噴射出燃燒,可進一步增強燃氣與空氣混合的充分性,并最大限度地維持預混燃氣的噴射壓力,從而大大提升了灶具的燃燒效率及熱交換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爐蓋的側視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爐蓋的俯視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煙氣導流罩的側視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延鴻,未經鄧延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77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危化品車輛運輸管理系統
- 下一篇:民用生活采暖兩用鍋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