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間隔板吸氣的雙缸壓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7060.7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3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禹威;黎法運;熊枝林;高永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3/00 | 分類號: | F04C23/00;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秉德律師事務所 44291 | 代理人: | 楊煥軍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間 隔板 吸氣 壓縮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縮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式雙缸壓縮機中使用的隔板結構。
背景技術
單缸壓縮機由于在結構上存在偏心質量及壓縮力矩的波動,隨著排氣量的增加,其振動也明顯上升,尤其對于大規格的空調整機來說,降噪減振一直是個棘手的難題。為了克服傳統單缸壓縮機存在的不足,近年來出現了采用雙氣缸結構的新型壓縮機,相比之下,雙氣缸壓縮機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可靠,耗能大為減少。
目前,雙缸壓縮機在進行雙級壓縮時,制冷劑氣體從分液器吸入一級氣缸內,經過第一級壓縮后,排入一個類似于中壓的過渡腔體,過渡腔體內的氣體作為二級氣缸的吸氣端,進入二級氣缸中,經過二級壓縮后達到雙級壓縮的目的。
如專利號為201120233865.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雙缸旋轉壓縮機,包括自上而下的沿曲軸軸線設置的上消音器、上法蘭、上滾子、雙隔板、下滾子、下法蘭、下消音器,上滾子和下滾子安裝在上、下氣缸內,下滾子和下氣缸形成第一壓縮腔,上滾子與上氣缸形成第二壓縮腔,該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之間通過套裝在曲軸上的雙隔板密封連通,在上隔板上設置于第一壓縮腔連通的氣孔,下隔板設置有與上隔板的氣孔連通的導氣槽以及與導氣槽和第二壓縮腔連通的進氣孔。制冷劑從下氣缸進入第一壓縮腔壓縮后,經導氣槽進入第二壓縮腔內進行二級壓縮,最后從排氣通道向氣缸外排出。
現有的雙缸壓縮機的吸氣絕大部分是通過氣液分離器后直接從進氣連接管進入氣缸內,當吸氣溫度較低時,可能會存在液態冷媒進入泵體,造成泵體零件受損,對壓縮機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還會存在排量大的壓縮機的含油量會比較大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功耗、使泵體降溫、降低含油量的雙缸壓縮機,該雙缸壓縮機優化了吸氣結構,在吸氣時可讓冷媒充分的氣化,避免液體壓縮對泵體零件造成損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中間隔板吸氣的雙缸壓縮機,包括:封閉殼體、設置于封閉殼體內的電機、由電機帶動旋轉的曲軸、沿曲軸軸向設置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設置于氣缸外端面的法蘭、設置于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之間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內設置安裝在曲軸上的滾子,滾子在氣缸內沿氣缸內壁滾動;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設置有由吸氣凹槽構成的吸氣腔,吸氣腔與進氣連接管連接;在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上設置有與吸氣腔連通的氣缸進氣孔,氣缸進氣孔與第一氣缸和/或第二氣缸的進氣腔對應連通。
優選的,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間設置有由排氣凹槽構成的排氣腔,所述排氣腔經排氣孔與排氣通道連通,排氣通道將氣體排出氣缸外;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排氣腔連通的排氣腔進孔,所述排氣腔進孔與所述第一氣缸和/或第二氣缸的壓縮腔對應連通。
優選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厚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吸氣凹槽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排氣凹槽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厚度和第二隔板的厚度不同,所述吸氣凹槽設置于厚度尺寸大的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厚度小于第二隔板的厚度,所述吸氣凹槽設置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排氣凹槽設置于設置厚度尺寸大的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排氣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
優選的,所述排氣腔內設置有彈性閥片,所述彈性閥片可關閉或打開所述排氣腔進孔。
由以上可知,本實用新型在壓縮機氣缸間的中間隔板設置吸氣腔,吸氣腔一端與氣液分離器連接,另一端經氣缸進氣孔與氣缸的進氣腔連通,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先在吸氣腔中循環后才進入氣缸的進氣腔,可使液態冷媒在進入氣缸進氣腔之前充分氣化,避免壓縮液體冷媒,同時還可使溶在氣體冷媒中的冷凍油分離出來,留在泵體內潤滑零件,而且通過低壓冷媒在隔板中的循環可有效的降低泵體溫度,從而減少泵體的機械摩擦損失,降低功耗,提高壓縮機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泵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上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上、下隔板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上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下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泵體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70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