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7005.8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73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饒振奇;張良升;吳添進;雷圣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馬明渡 |
| 地址: | 21515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強化 支撐 功能 風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局部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創新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目前的散熱風扇隨著相關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的薄形化發展趨勢,造成其整體體積、空間高度及單元構件間隔距離等各方面均須相對減縮,也因此,散熱風扇頂端護蓋與電子產品機殼之間的間距亦相對變得相當微小,如此一來,因為散熱風扇的旋葉輪殼高度通常為微向上凸露出護蓋所設進風口,所以當電子產品機殼因外力施壓而塌陷變形時,若塌陷變形的位置正好對應在散熱風扇的旋葉輪殼所在位置處,則往往造成該旋葉輪殼被機殼所抵觸壓迫而卡住無法正常旋轉的情況,如此造成散熱風扇的功能因產品薄形化而產生堅固耐用性不足的問題與缺弊,實為值得相關業界進一步思索突破的技術課題。
針對上述現有散熱風扇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創新結構,實為相關業者須再努力研發突破的目標及方向。
有鑒于此,創作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創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其目的主要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新式風扇護蓋結構為目標加以改良創新突破。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所述風扇護蓋組設定位于一散熱風扇的基殼所設邊框上,該風扇護蓋開設有一進風口,又散熱風扇的基殼設有一葉輪組,該葉輪組中央具一輪殼,該輪殼頂端凸露于進風口中央區域;其中:
所述風扇護蓋的進風口邊緣至少一間隔對應處跨設有呈長形延伸形態的一連結肋,所述連結肋位于葉輪組的輪殼間隔位置處,連結肋沿其長形延伸形態設有向上曲折或凸出的補強支撐緣,且該補強支撐緣的曲折或凸出高度高于葉輪組的輪殼高度。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可利用所述連結肋對風扇護蓋產生強化支撐功能與作用,并能防止外力直接抵壓到葉輪組。
2.上述方案中,所述連結肋所設補強支撐緣的端部更進一步延伸超出連結肋而形成有延伸區段。
3.上述方案中,所述設有補強支撐緣的連結肋斷面形態呈現下述任一形態:“ㄩ”字形、“L”字形、“V”字形、倒“V”字形。
4.上述方案中,所述連結肋為二或二個以上配置形態時,其不同連結肋之間為平行間隔對應關系或具有夾角的間隔對應關系。?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優點如下:
本實用新型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主要通過該風扇護蓋的進風口邊緣增設有所述具補強支撐緣的連結肋,借此創新獨特結構設計,使本實用新型對照現有技術結構而言,可利用所述連結肋對風扇護蓋產生強化支撐功能與作用,并能確實防止外力直接抵壓到葉輪組,使散熱風扇于薄形化設計后仍能達到兼具其堅固耐用度、較佳使用質量與壽命的實用進步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風扇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肋部位局部放大立體剖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風扇結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俯視圖;
附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
附圖5為圖3的B-B剖視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肋配置形態另一實施例的平面俯視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肋斷面形態另一實施例圖;
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肋斷面形態又一實施例圖;
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肋斷面形態再一實施例的平面剖視圖;
附圖10為對應圖9實施例的立體剖視圖。
以上附圖中:10.風扇護蓋;11.進風口;20.散熱風扇;21.基殼;22.邊框;23.葉輪組;24.輪殼;30.連結肋;31.補強支撐緣;32.延伸區段;40.機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參見附圖1~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強化支撐功能的風扇護蓋的較佳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70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