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調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6532.7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5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何凱;李赳華;李莉莉;杜如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0N2/56 | 分類號: | B60N2/5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吳平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調溫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座椅或床墊的調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座椅、床墊特別是汽車座椅,存在透氣性差的問題,不能夠及時將座椅上的潮氣散發。夏天,在太陽的直射下,車內溫度過高,空調調節需要一定的時間,使車內人員具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不舒適感。目前的調溫裝置主要分為兩種形式:內置座椅調溫裝置和外置座椅調溫裝置。內置座椅調溫裝置是指在座椅內部安裝的調溫裝置,同時在座椅內部完成氣體的溫度調節和將氣體送入座椅的全過程。外置座椅調溫裝置是指,在座椅外部完成氣體的溫度調節并且通過輸入管道將氣體推入座椅內部的裝置。
目前,一種內置座椅調溫裝置采取兩個軸流風扇上下疊加,中間放置熱電裝置的方式進行調溫,其厚度過于厚重,放入座椅內部有一定難度;另一種內置座椅調溫裝置采取在座椅內部放入水箱,利用灌注冷水的方式對座椅進行降溫,這種裝置需要經常灌水換水,可實現性較差。
外置座椅調溫裝置則需要安裝在座椅外部,不夠美觀,且由于體積較大,既占用車內空間,又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有的外置座椅調溫裝置利用汽車自身空調、水暖通過管道輸入座椅內部的調溫形式,這種形式無疑給汽車空調帶來更大負擔,氣體流入座椅內部,并輸入到座椅表面需要較大的壓力,這無形中加大了汽車的耗能,車載空調的損壞率也大幅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會增加車載空調負擔的調溫裝置。
一種調溫裝置,其包括:殼體,內部設有風道和氣流出口腔,所述殼體的壁上設有與風道相通的進風口;溫度調節組件,放置在殼體內部且位于風道和氣流出口腔之間,所述溫度調節組件包括半導體制冷/制熱片、第一散熱片及第二散熱片,所述半導體制冷/制熱片的兩側形成彼此隔離的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所述半導體制冷/制熱片具有制冷面和制熱面兩個工作面,所述第一散熱片和第二散熱片分別安裝在一個工作面上,且所述第一散熱片位于所述第一氣道中,所述第二散熱片位于所述第二氣道中;送風裝置,放置在所述風道中用以向所述溫度調節組件輸送氣流;及隔熱片,安裝在所述氣流出口腔中并將所述氣流出口腔分成彼此隔離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氣道連通所述風道與所述第一腔體,所述第二氣道連通所述風道與所述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壁上開設有第一氣流出口,所述第二腔體的壁上開設有第二氣流出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上壁和下壁,所述第一氣道形成于上壁和半導體制冷/制熱片之間,所述第二氣道形成于下壁和半導體制冷/制熱片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壁和下壁彼此平行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壁呈臺階狀結構,所述下壁為平坦的板狀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包括軸向依次排列的送風部和調溫部,所述進風口開設在所述送風部上,所述送風裝置安裝在送風部內,所述溫度調節組件及隔熱片安裝在所述調溫部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風部的頂部與所述調溫部的頂部存在高度落差,所述進風口開設在所述送風部的頂部,所述送風裝置為安裝在進風口處的軸流風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風部的頂部與所述調溫部的頂部平齊,所述進風口開設在所述送風部的頂部,所述送風裝置為安裝在進風口處的離心風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風部相對于所述調溫部傾斜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散熱片安裝在同一個工作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風裝置和所述溫度調節組件之間還設置有導風片。
上述調溫裝置利用半導體制冷/制熱片對座椅進行調溫,無需引入車載空調,不會增加車載空調的負擔,用作內置式調溫裝置放入座椅內部使用時也不會增加汽車耗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方式一的調溫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方式一的調溫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實施方式二的調溫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方式二的調溫裝置的俯視圖;
圖5為實施方式三的調溫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方式三的調溫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方式的調溫裝置的構思是:利用半導體制冷/制熱片對座椅或床墊進行調溫,不會增加車載空調的負擔及增加汽車耗能。
請參考圖1和圖2,實施方式一的調溫裝置100包括殼體110、安裝在殼體110內部的溫度調節組件120、溫度傳感器130、隔熱片140及送風裝置1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65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高鐵低錫精礦制取合格煉鐵球團并綜合回收錫的方法
- 下一篇:閥體毛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