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4533.8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17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鋼;高瑾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C43/04 | 分類號: | F16C4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1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系統 壓合凹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將初步裝配完成的軸承壓合并出料的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汽車行業的支持,國內大小軸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因而軸承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提高產品產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水平,提高企業的裝備技術水平,已急迫地擺在所有軸承制造企業面前。國內對圓錐滾子軸承自動裝配技術的研究較少、起步較晚,目前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還處于開發階段,并且造價昂貴,技術難度大。目前國內只有少數企業開發了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而大多軸承企業都是采用人工和半自動設備,組裝效率低下,且產品性能不穩定。圓錐軸承自動組裝機包括保持架輸送系統、落珠出料一體系統、壓合系統、內圈輸送系統等,現有的圓錐軸承自動組裝機大大加快了裝配效率,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企業高效的需求,并存在著工作時結構不穩定等缺點。現有的圓錐軸承自動組裝機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結構不穩定、工作效率低、工作性能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設計合理,結構穩定,能夠大大提高裝配的工作效率,能夠使組裝機工作性能更加穩定。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包括支撐架、設在支撐架上的壓合盤、設在壓合盤中央的凹模、穿接在凹模內的推力芯、設在支撐架上用于推動推力芯升降的氣缸。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安裝盤,所述壓合盤安裝在安裝盤上,從而使設備安裝更加穩定,能夠使組裝機工作性能更加穩定。
作為優選,所述凹模內壁設有凹紋,從而使軸承在壓合時放置更加穩定,同時避免了軸承在壓合的過程中產生磨損,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設計合理,結構穩定,能夠大大提高裝配的工作效率,能夠使組裝機的工作性能更加穩定,凹模內壁凹紋的結構設計避免了軸承在壓合的過程中產生磨損,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支撐架1、壓合盤2、凹模3、推力芯4、氣缸5、安裝盤6、凹紋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軸承壓合系統壓合凹模,包括支撐架1、設在支撐架1上的壓合盤2、設在壓合盤2中央的凹模3、穿接在凹模3內的推力芯4、設在支撐架1上用于推動推力芯4升降的氣缸5,所述支撐架1上設有安裝盤6,所述壓合盤2安裝在安裝盤6上,所述凹模3內壁設有凹紋7。
實際工作時,運料機構將初步裝配完成的軸承運送至壓合盤2內,使軸承掉入凹模3內,軸承各部件在壓合沖頭的作用下穩定地接合在一起,氣缸5推動推力芯4上升,從而將裝配完成的軸承推出壓合盤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支撐架1、壓合盤2、凹模3、推力芯4、氣缸5、安裝盤6、凹紋7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45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反光式管中管燈具
- 下一篇:一種新型地板采暖隔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