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中冷管有效
申請號: | 201220483376.9 | 申請日: | 2012-09-20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9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發明(設計)人: | 易斌;何海林;彭東南;畢松明;余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F28F1/12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譽虎 |
地址: | 262737 山東省濰坊市濱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中冷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發動機中冷管。
背景技術
發動機中冷管是將增壓器增壓后的熱空氣輸送到中冷器中,主要起到承載作用。增壓器端接口口徑一般在60-70mm,中冷器端接口直徑一般在90-100mm,因此中冷管的結構為入口小、出口大,兩端口的變徑率在50%左右,現有的中冷管主要有兩種結構,一種是采用分段焊接結構,其制造工藝繁瑣,需要1.2mm壁厚的管體,且焊接處容易失效,另外還需要焊接定位片;另一種結構為一體鑄鋁結構,其壁厚一般達3mm以上,成本高,重量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動機中冷管,實現了產品的輕量化,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整體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發動機中冷管,包括中冷管本體,所述中冷管本體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薄壁不銹鋼管。
優選的,所述薄壁不銹鋼管的壁厚為0.6-1mm。
優選的,所述中冷管本體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凹凸加強筋。
優選的,所述凹凸加強筋包括用于定位卡箍的環形凹槽。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中冷管本體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薄壁不銹鋼管,代替了多處焊接,有效避免了產品失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薄壁不銹鋼管的壁厚為0.6-1mm,重量與現有技術相比,降低了30%以上,成本降低了20%以上,且外觀新穎,提升了產品檔次。
由于中冷管本體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凹凸加強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不低于現有技術,同時增大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果。
由于凹凸加強筋包括用于定位卡箍的環形凹槽,可直接用卡箍對中冷管進行固定。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中冷管本體;2、環形凹槽;3、卡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發動機中冷管,包括中冷管本體1,中冷管本體1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薄壁不銹鋼管,本實施例中,薄壁不銹鋼管為0.8mm,當然,壁厚可以是0.6-1mm任意值,其重量與現有技術相比,降低了30%以上,成本降低了20%以上。中冷管本體1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凹凸加強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不低于現有技術,同時增大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果,凹凸加強筋包括用于定位卡箍3的環形凹槽2,可直接用卡箍3對中冷管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中冷管本體1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代替了多處焊接,有效避免了產品失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且外觀新穎,提升了產品檔次。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337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汽油機機組內置手柄裝置
- 下一篇:中冷器擠壓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