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的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2951.3 | 申請日: | 2012-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35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宏;屈衍;于晶;黃宇;陳曉陽;李星辰;王玨;李博;許文虎;閆嘉鈺;李陽;鄭利軍;劉太元;王春紅;張金環;郭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上海電纜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B5/213 | 分類號: | G01B5/2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關暢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臍帶 最小 彎曲 半徑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的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海上油氣田開發水深的不斷增加,水下生產技術以其顯著的技術優勢、可觀的經濟效益得到全球各大石油公司的廣泛關注。臍帶纜是水下生產系統的關鍵設備之一。水下生產系統的臍帶纜是電纜(動力纜或信號纜)、光纜(單模或多模光纜)、液壓或化學藥劑管(鋼管或軟管)的組合,主要作用是連接上部模塊和水下生產系統,一方面為水下生產系統提供電、氣、液壓動力和化學注入通道,另一方面為上部模塊的控制信號以及水下生產系統提供數據傳輸通道。在臍帶纜的結構設計、材料選用和工裝工藝等方面,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相應的研究工作。與此同時,開展臍帶纜的測試研究工作也非常必要,它可以為相關的企業、研究院所和油氣公司提供研究和測試的平臺。
臍帶纜在安裝和正常使用過程中,當其受到的彎曲超過其設計的最小彎曲半徑時,臍帶纜的各個組成單元受到彎曲影響,其性能指標可能下降。比如光纜部分,光單元中的光纖受到彎曲影響,可能會產生明顯的附加衰減;鋼管構件受彎,可能造成其變形損壞等等。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試驗是模擬臍帶纜在安裝和正常使用過程中,使臍帶纜彎曲至其最小彎曲半徑,然后對其設計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檢測。現有的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試驗裝置,結構相對復雜;而且在彎曲半徑相對固定或改變彎曲半徑時,其設置比較繁瑣,不容易操作且測量的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操作的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的試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臍帶纜最小彎曲半徑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試驗臺,所述試驗臺一側間隔設置有一固定裝置和一拉伸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的延長線上水平間隔設置有若干錨固樁,與之相對應,所述拉伸裝置的延長線上間隔設置有若干軌道;離所述固定裝置和所述拉伸裝置最遠端的錨固樁和軌道之間亦設置有若干呈放射狀分布的軌道;每一所述軌道內均設置有一移動樁;各所述移動樁位于各相應所述軌道的最內端時,依次連接各所述錨固樁和移動樁的軌跡為一U形構型線,所述U形構型線的兩伸出段為平行的兩條直線,彎曲段為一半圓形弧線。
所述拉伸裝置的延長線上間隔設置的若干所述軌道與所述拉伸裝置的延長線相互垂直。
每一所述呈放射狀分布的軌道和所述半圓形弧線的交點的切線,與該所述呈放射狀分布的軌道相互垂直。
每一所述錨固樁和每一所述移動樁的上、下直徑較大,中部直徑漸縮,且表面光滑。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試驗臺上設置了加載裝置、拉伸裝置、錨固樁和軌道,在軌道內又設置了移動樁;使用時,將臍帶纜試樣的一端固定在加載裝置上,另一端固定在拉伸裝置上,通過改變移動樁的位置就可以簡單快捷地改變臍帶纜的彎曲半徑,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滿足了不同的試驗要求,節省了成本和試驗時間,而且結構簡單、易操作。2、本實用新型由于將錨固樁和移動樁的上、下直徑較大,中部直徑漸縮,以使它們能有效地與臍帶纜試樣貼合,確保臍帶纜試樣不滑落,保證了試驗的安全;且它們的表面光滑平整,確保在安裝和試驗過程中不損傷臍帶纜試樣的表面。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地用于臍帶纜相關的企業、研究院所和油氣公司,為其提供研究和測試的平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機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裝置包括一設置在地基1上的試驗臺2,在試驗臺2上設計一條U形的構型線(如圖2中虛線所示)。U形構型線的彎曲段3為一半圓弧線。在U形構型線的出線端設置一加載裝置4,以對臍帶纜試樣5施加相應的載荷;在U形構型線的返回端設置一拉伸裝置6,以對臍帶纜試樣5進行拉伸。在加載裝置4至彎曲段3的起點之間的直線上,間隔設置若干固定連接在試驗臺2上的錨固樁7,且最后一個錨固樁71位于彎曲段3的起點;在拉伸裝置6至彎曲端3的終點之間的直線上間隔設置若干垂直的軌道8,且最后一個軌道81位于彎曲段3的終點;在彎曲段3的線段上也間隔設置若干呈放射狀分布的軌道8,每一呈放射狀分布的軌道8和彎曲段3交點的切線與該軌道8相互垂直。在每一條軌道8內設置一移動樁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上海電纜研究所,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上海電纜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29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