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的前格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80665.3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066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更科博明;小澤修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9/52 | 分類號: | B60R19/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格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的前格柵結構,尤其涉及三分結構的車輛前格柵。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轎車等車輛的擋風玻璃前方設置有可開閉的發動機罩,在發動機罩的前端與前部保險杠之間,沿著車寬方向延伸設置有用于導入空氣的前格柵。這種前格柵通常是一體型結構。因此,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由于是一體型結構,因此其剛度較大,不易變形,不利于在發生碰撞時,保護被撞的行人。其次,導致難以接近發動機罩鎖定解除桿,不便于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車輛前格柵結構,以有利于保護行人,并便于對發動機罩鎖定解除桿進行操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輛的前格柵,由上到下分為上框部、上格柵部、下格柵部,上框部和上格柵部固定到發動機罩,下格柵部固定到前部保險杠,在上格柵部和下格柵部之間留出用于操作發動機罩鎖定解除桿的空隙。
可選地,上格柵部和下格柵部之間的分界線位于車頭燈上緣的延長線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當從外部受到沖擊時,上框部和上格柵部與發動機罩一起變形,甚至從發動機罩脫離,吸收部分沖擊能量,由此可以保護行人免受損害。另外,能夠通過上格柵部和下格柵部之間的空隙將手伸進發動機罩內部的空間,由此方便地接近發動機罩鎖定解除桿,從而便于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前格柵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前格柵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前格柵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前格柵的局部正面圖。
圖5為沿圖4的A1-A1線的截面圖。
圖6為沿圖4的A2-A2線的截面圖。
符號說明
5......發動機罩
51……外板
52……內板
6......前部保險杠
7……上格柵部托架
9......車頭燈
10......前格柵
11......上框部
11a……上框部安裝部件
12......上格柵部
12a……上格柵部安裝部件
13......下格柵部
30......空隙
40......發動機罩鎖定解除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在發動機罩5的前端與前部保險杠6之間,沿著車寬方向(圖中的左右方向)延伸設置有用于導入空氣的前格柵10。在前格柵10的兩側設置了用于安裝車頭燈9的空間。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前格柵10由上到下分為上框部11、上格柵部12、下格柵部13,上框部11和上格柵部12固定到發動機罩5,下格柵部13固定到前部保險杠6。即,所述前格柵10被分割為三個獨立的部件,上框部11、上格柵部12、下格柵部13。
由此,當發生碰撞(例如,與行人相撞)而從外部,例如從上方受到沖擊時,上框部11和上格柵部12與發動機罩5一起發生變形,甚至從發動機罩5脫離,吸收部分沖擊能量,由此可以降低行人所受到的損害。
優選地,上框部11和上格柵部12在左右兩側與發動機罩5形成可拆式的高強度連接(例如螺釘連接、螺栓連接等),而在中央位置與發動機罩5形成可拆式的低強度連接(如卡扣式、嵌入式等)。
例如,如圖5所示,在車寬方向的中央位置,上框部11通過嵌入式的上框部安裝部件11a固定到發動機罩5的外板51,上格柵部12的上側部分通過嵌入式的上格柵部安裝部件12a固定到發動機罩5的外板51,上格柵部12靠下的部分結合于上格柵部托架7。
由此,當在車寬方向的中央位置受到圖5中箭頭F所示的沖擊力時,首先上框部11與發動機罩5的外板51一起發生變形,接著上格柵部12的上側部分也發生變形,而上格柵部12靠下的部分因結合于上格柵部托架7,因此其變形收到約束。其結果,大致以虛線S為界限,其上方部分相對下方部分發生彎折,由此吸收沖擊能量。由于在車寬方向的中央位置采用了低強度連接,因此易于發生變形。而且,由于采用嵌入式的安裝部件,因此在受到外部沖擊時,上框部11與發動機罩5之間以及上格柵部12與發動機罩5之間很可能會發生脫離,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吸收沖擊能量。
另外,上框部11和上格柵部12也可以只通過可拆式的低強度連接方式固定到發動機罩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806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煙支空頭檢測過程中淺黃色煙絲識別并加深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客車電瓶托架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