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捕獲甲魚的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79466.0 | 申請日: | 2012-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86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清;馬曉;夏建海;戴振炎;秦溱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清 |
| 主分類號: | A01K77/00 | 分類號: | A01K7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捕獲 甲魚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撈水產品的工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捕獲甲魚的工具。
背景技術
我國是甲魚養殖大國,但尚未開發高效的甲魚捕撈技術。甲魚養殖業中,傳統甲魚捕獲方法是利用單排耙,工具實用性較差;或者采用甲魚叉,容易對甲魚造成損傷。兩種傳統方法均是單人操作,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拆裝方便、可有效提高效率的捕獲甲魚的工具。本實用新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捕獲甲魚的工具,呈耙狀,在耙桿的一端是手柄,在耙桿另一端安裝前后兩排耙齒,前排耙齒的數量多于后排耙齒(注:靠近手柄的這一排為后排),在兩排耙齒固定桿的中間位置以螺旋方式將耙齒固定于耙桿上;前排耙齒與固定桿間角度小于后排耙齒與固定桿間角度。
為有效將甲魚及泥土分離且方便收集,在所述前排耙齒的尾部可安裝一個可拆卸網兜,前后兩排耙齒的固定桿兩端均有用于安裝網兜的固定點。
為進一步方便收集甲魚,提高工作效率,在所述的手柄的中間位置有用于固定收集口袋的固定點,并安裝收集甲魚用的收集口袋。
實踐中發現,所述前排耙齒的數量為22個,后排耙齒的數量為6個,該工具比較實用。
與現有捕獲甲魚工具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采用雙耙齒設計,前排耙齒與固定桿角度小于后排耙齒與固定桿間角度,兩排耙齒間有充分空間利用水流將甲魚同淤泥清洗,同時利用水流的動力將甲魚帶入網兜。并且耙齒可自由拆卸,便于存儲、運輸及維修。
網兜、收集口袋等均可拆裝,方便快捷,且一次性可收集很多甲魚,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可采用長耙桿設計,就可實現機械(或多人)操作,效率更是提高。
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1工具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現方式,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性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捕獲甲魚的工具,如圖1所示。呈耙狀,在耙桿1的一端是手柄2,在耙桿1的另一端安裝前排耙齒3和后排耙齒4,靠近手柄的這一排為后排,前排耙齒3的數量為22個,后排耙齒4的數量為6個,分別在兩排耙齒固定桿5和6的中間位置用螺絲7將耙齒固定于耙桿1上,前排耙齒3與固定桿5角度小于后排耙齒4與固定桿5間角度。在前排耙齒3的尾部可安裝一個可拆卸網兜8,前后兩排耙齒的固定桿兩端均有用于安裝網兜的固定點9。在手柄2的中間位置有用于固定收集口袋的固定點10,并安裝了收集甲魚用的收集口袋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清,未經王曉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94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