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線束過孔夾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478092.0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0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韋齊齊;劉騮;程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L5/00 | 分類號: | F16L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5006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夾具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汽車線束過孔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各類汽車上都存在非常多的線束,過孔時,與汽車鈑金之間存在過多干涉,磨損較大,導致線束不穩(wěn)定,并且線束也顯得比較凌亂。舉例來說,比如,在發(fā)動機與駕駛室接口處,前艙與駕駛室接口處,門與車廂接口處,油箱進口處等地方容易發(fā)生線束磨損,直接導致線束燒蝕、電器件失效,嚴重時,還可能發(fā)生火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xiàn)實需要,提供一種汽車線束過孔夾具。
為了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線束過孔夾具,包括與線束過孔形狀相匹配的夾具外圈,所述夾具外圈的內壁四周設有彈性瓣,所述彈性瓣的自由端設有線束咬合部,所述線束咬合部設有防止線束滑動的防滑波紋。
所述夾具外圈的大小與線束過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夾具外圈小于線束過孔的大小,所述夾具外圈外部套裝有彈性墊圈,所述夾具連同彈性墊圈一同套入線束過孔后與線束過孔過盈配合。
所述線束咬合部的各處均為平滑過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2.避免了過孔處線束的磨損與干涉,提高了線束的安全性,線束也比較整齊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參見圖1。
本實施例示出的是一種適用于方形的線束過孔的夾具,一種汽車線束過孔夾具,包括與線束過孔形狀相匹配的夾具外圈1,所述夾具外圈1的內壁四周設有彈性瓣2,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方形夾具外圈的內壁四周設有四個彈性瓣2,所述彈性瓣2的自由端設有線束咬合部3,所述線束咬合部3設有防止線束滑動的防滑波紋。
所述夾具外圈1的大小與線束過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線束咬合部3的各處均為平滑過渡。
在實際使用中,可嘗試根據(jù)線束過孔的形狀及大小,將本實用新型的夾具標準化,這樣,每次使用時,將夾具外圈1套入線束過孔內即可,線束從各線束咬合部3的中間穿過,由于線束咬合部3與彈性瓣2連接,則過多的線束可對彈性瓣2造成擠壓,從而將線束夾緊。同時線束咬合部3設有防止線束滑動的防滑波紋,線束也不容易發(fā)生移動。
線束咬合部3的各處均為平滑過渡,這就避免了對線束造成磨損。
實施例二:參見圖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相同之處不贅述,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夾具外圈1小于線束過孔的大小,所述夾具外圈1外部套裝有彈性墊圈4,所述夾具連同彈性墊圈4一同套入線束過孔后與線束過孔過盈配合。
本實施例中,外設的彈性墊圈4可使夾具外圈1與線束過孔結合的更為牢固,不易脫落。
實施例三:參見圖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相同之處不贅述,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夾具外圈1為圓柱形,適用于圓形過孔。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jù)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工學院,未經廣西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8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一體化背光模組
- 下一篇:用于閥門上的新式閥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