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堵塞針球自轉式調控摻水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78032.9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58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顏生;張志龍;王惠玲;張傳喜;張怡;王占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4/00 | 分類號: | E21B34/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張海霞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堵塞 自轉 調控 水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上使用的一種閥門,具體的是摻水閥門。
背景技術
在油井雙管集油摻水流程中,使用的是針式摻水閥門,該針式摻水閥門是通過一根水量調節桿來控制所需摻水量的,該水量調節桿的底端為針頭結構,即水量調節桿與針頭為一體結構,其中的針頭插入閥門的圓形孔座內,針頭與孔座之間形成非常小的環形縫隙,摻水時水從上向下射入,然后通過環形縫隙進入摻水管線,由于所摻的水內常含有各種雜質顆粒及原油,當摻水量控制較低時,雜質會堵塞環形縫隙通道,造成摻水量下降,且集輸管線容易發生凍堵現象,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摻水閥門,徹底解決原有摻水閥容易堵塞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堵塞針球自轉式調控摻水閥,包括水量調節桿、連接體、針球、孔座及外殼,所述連接體的主體為圓筒狀,其內壁設置有內螺紋結構,其外壁的上端及中部分別設置有外螺紋結構,連接體的上端螺紋連接鎖緊壓帽;所述水量調節桿的主體為一根豎直桿,豎直桿的頂端固定手柄,豎直桿的底端面中心設置圓形槽,豎直桿穿過鎖緊壓帽并螺紋連接在連接體內;所述孔座的上端口套在連接體的下端,孔座下底的中心設置孔座進水孔、側壁設置孔座出水孔;所述針球的主體是圓球,針球坐封在孔座進水孔上,給針球施加向上作用力后,水量調節桿底端的圓形槽是針球向上運動的上限位;所述外殼的上端口內設置內螺紋,與連接體側壁中部的外螺紋連接,外殼的下底中心設置外殼進水口,外殼側壁上設置與孔座出水孔連通的外殼出水口,孔座的下底面與外殼之間設置密封機構。
優選針球的主體圓球的底部固定針頭,針頭插入并坐封在孔座進水孔上,針球的頂端加工有與針球為一體的中心固定柱,中心固定柱與針頭的中心軸重合,針球向上移動,水量調節桿底端的圓形槽是中心固定柱的限位運行軌道。
有益效果:本摻水閥的水量調節桿與針頭為分體結構,而針頭是固定在一個圓球的下端,形成針球,針球的上端設計的中心固定柱插入到水量調節桿下底面的圓形槽內,水從下向上進入,針球則會隨著水壓的大小上下往復移動,且伴隨著轉動,所以微小雜質不可能附著,也就不會發生摻水閥堵塞的現象;另外該摻水閥還能防止原油倒流進入摻水管線,所以本摻水閥還同時具有單流閥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堵塞針球自轉式調控摻水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連接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孔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針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說明:
?由圖1所示:一種防堵塞針球自轉式調控摻水閥,包括水量調節桿1、連接體3、針球7、孔座6及外殼4,由圖2所示:所述連接體3的主體為圓筒狀,其內壁設置有內螺紋結構,其外壁的上端及中部分別設置有外螺紋結構,連接體的上端螺紋連接鎖緊壓帽2;所述水量調節桿1的主體為一根豎直桿,豎直桿的頂端固定手柄,豎直桿的底端面中心設置圓形槽5,豎直桿穿過鎖緊壓帽2并螺紋連接在連接體3內;由圖3所示:所述孔座6的上端口套在連接體3的下端,孔座6下底的中心設置孔座進水孔12、側壁設置孔座出水孔11;所述針球7的主體是圓球,針球7坐封在孔座進水孔12上,給針球7施加向上作用力后,水量調節桿底端的圓形槽5是針球7向上運動的上限位;為了更好的控制針球7的運行軌跡,優選在針球7的本體圓球的底部固定針頭14,針頭14為尖頭向下的錐體,針頭14插入并坐封在孔座進水孔12上,針球7的頂端加工有與針球為一體的中心固定柱15,中心固定柱15與針頭14的中心軸重合,針球7向上移動,水量調節桿底端的圓形槽5是中心固定柱15的限位運行軌道;所述外殼4的上端口內設置內螺紋,與連接體3側壁中部的外螺紋連接,外殼4的下底中心設置外殼進水口9,外殼進水口9與摻水管線連接,外殼4側壁上設置與孔座出水孔11連通的外殼出水口8,孔座的下底面與外殼之間設置密封機構13。為了連接方便,外殼出水口8連接出水管10,該出水管10與油管線連接。?
?摻水時,水從外殼進水口9進入,在水壓的作用下,針球7向上,針頭14脫離孔座進水孔12,水從針頭14與孔座進水孔12間形成的環形縫隙空間射入,再從孔座出水孔11流出??,最終經外殼出水口8及出水管10進入回油管線。在摻水過程中,水的壓力是不斷變化的,針球7就會隨著水壓力的變化不停的上下往復移動,同時緩慢旋轉,由于針頭14一直在孔座進水孔12處不停的活動,那些水中存在的微小雜質就會被絞動并隨水刺出,雜質不再附著,也就不會堵塞針頭7與孔座進水孔12間的環形縫隙,從而達到不堵塞摻水閥的目的。如果一旦發生原油倒流現象,針球在倒流過來的原油壓力下,針頭插入到孔座進水孔12內,二者之間的環形縫隙被關閉,倒流過來的原油也不會進入到摻水管線,所以本摻水閥還有防止原油倒流的作用。若要調節摻水量的大小,則可以旋轉水量調節桿1的手柄,水量調節桿1的豎直桿所處高度不同,針球7可上下往復移動的距離就會不同,針頭14與孔座進水孔12間形成的環形縫隙寬度也會不同,最終達到控制摻水量大小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803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