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用挖掘機機棚的頂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71207.3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7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霞;李洪;李光;王曉明;朱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9/16 | 分類號: | E02F9/16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楊耀田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挖掘機 頂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型礦用正鏟式挖掘機,特別涉及挖掘機機棚的頂梁。
背景技術
大型礦用正鏟式挖掘機的機棚為主要部件之一。機棚配有增壓除塵裝置對其進行強迫通風,保證機棚內形成一定的正壓,防止外界的灰塵隨意進入機棚內部,從而保護機棚內的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受外界灰塵等的侵害。
機棚主要由前壁、后壁、左右側壁、立柱、頂梁、頂蓋等組成,頂梁主要包括后橫梁、前橫梁、縱梁、中部橫梁等。
在現場使用過程中,提升減速機等零件維修時,需要將機棚頂梁的中部橫梁全部拆卸,才能將提升減速機等零件拆掉,而且頂梁拆卸又涉及到電氣間上部的橫梁及頂蓋,會給電氣間帶來漏雨的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礦用挖掘機機棚的頂梁裝置,解決挖掘機維修過程中提升電機、提升減速機、回轉電機、回轉減速機等零件的拆卸、起吊困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維修過程中給電氣間造成漏雨隱患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礦用挖掘機機棚的頂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棚的頂梁裝置由后橫梁、左側梁、中部I號橫梁、中部左橫梁、左側縱梁、中部II號橫梁、C型梁、中部III號橫梁、右側梁、右側縱梁、中部IV號橫梁、前橫梁、前縱梁、左槽梁、右槽梁和中部右橫梁組成,所述后橫梁與左側梁和左側縱梁之間、左側梁與中部I號橫梁和中部左橫梁之間、左側縱梁與中部I號橫梁和中部左橫梁之間分別用螺栓連接,構成提升機構區域;所述后橫梁與左側縱梁和右側縱梁之間、中部II號橫梁與左側縱梁和右側縱梁之間分別用螺栓連接,構成后回轉機構區域;所述后橫梁與右側梁和右側縱梁之間、中部III號橫梁與右側梁和右側縱梁之間、中部右橫梁與右側梁和右側縱梁之間分別用螺栓連接,構成電氣間區域;所述C型梁與中部左橫梁和中部右橫梁之間分別用螺栓連接,構成鋼絲繩出口區域;所述中部IV號橫梁與C型梁之間、中部IV號橫梁與前縱梁和左槽梁以及右槽梁之間、前橫梁與前縱梁和左槽梁以及右槽梁之間分別用螺栓連接,構成前回轉機構區域。
所述后橫梁、左側梁、中部I號橫梁、中部左橫梁、左側縱梁、中部II號橫梁、C型梁、中部III號橫梁、右側梁、右側縱梁、中部IV號橫梁、前橫梁、前縱梁、左槽梁、右槽梁和中部右橫梁的頂上焊接有U型水槽。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調整了頂梁布置型式,在鋼絲繩出口處采用了C型梁結構,保證出口大小,防止與鋼絲繩收放發生干涉;將中部橫梁左右方向分段,分別構成提升機構區域A、后回轉機構區域B、電氣間區域C、前回轉機構區域E,方便提升機構、后回轉機構、前回轉機構的維修;杜絕機棚頂梁及頂蓋拆卸再安裝,給電氣設備帶來的嚴重漏雨隱患。
本實用新型用于大型礦用正鏟式挖掘機機棚,具有頂梁安裝拆卸簡便,維修成本低的優點,同時堵絕了電氣間漏雨的隱患,提高了整機運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布置示意圖;
圖2是C型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頂梁斷面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12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下水器止水塞連接結構
- 下一篇:雙司機室礦用挖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