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70928.2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37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甘偉;馬冬凱;裴健東;張丙奇;丁劍;劉偉;楊繼軍;史華河;宋麗娟;張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邯鋼集團邯寶鋼鐵有限公司;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5/077 | 分類號: | F16C35/077;B21B31/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劉偉 |
| 地址: | 056015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軋 輸送 輥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快速降低輥子標高的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座,特別是一種在精軋機和卷取機夾送輥之間的機架輥道上使用的板帶輸送輥軸承座,屬金屬的軋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械劃傷是影響熱軋帶鋼表面質量的主要缺陷之一,而末架軋機(精軋機)和卷取機夾送輥之間的板帶輸送輥抱死停轉是導致熱軋帶鋼表面劃傷的主要原因。參看圖1,板帶輸送輥軸承長時間受環境高溫、機械沖擊、潤滑不足及機械雜質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抱死故障,一旦有一個軸承抱死導致板帶輸送輥停轉,高速通過的帶鋼下表面就會和其輥面發生碰撞和摩擦,使板帶下表面出現劃痕,不僅直接影響了熱軋板自身的表面質量,而且還會給后步工序的產品帶來嚴重的后果。由于目前還沒有針對機架輥道軸承抱死停轉事故的快速處理方法,輥子抱死后只有停機更換,換一根輥子需要停機4個小時,這對于一條熱軋生產線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因此,如何避免板帶輸送輥抱死后劃傷板帶并減少停機時間,一直是有關技術人員面臨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快速降低輥子標高的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座,以避免板帶輸送輥抱死后劃傷板帶并減少停機時間。
本實用新型所稱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座,構成中包括軸承座本體、偏心套和操作桿,所述軸承座本體固定在輥道架上,其中部設置有軸線與熱軋板帶輸送輥平行的偏心套安裝孔,所述偏心套套裝在軸承座本體的偏心套安裝孔內并與軸承座本體摩擦轉動連接,其偏心孔內鑲嵌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在偏心套的側壁上設置有操作桿插孔。
上述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座,所述軸承座本體的頂部設置有與操作桿插孔內的操作桿的運行軌跡相對應的長槽。
本實用新型在軸承座本體與熱軋板帶輸送輥軸承之間設置了偏心套,當板帶輸送輥軸承抱死時,通過旋轉偏心套就可快速地將故障輥的高度降低,不僅避免了故障輥與鋼帶之間的碰撞和摩擦,保證了鋼帶的質量,而且縮短了故障停機時間,減少了熱軋生產線的損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是熱軋板帶輸送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故障輥標高調節前軸承座的狀態;
圖5是故障輥標高調節后軸承座的狀態;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軋制線上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是采用本實用新型后板帶輸送輥的驅動方式。
圖中各標號為:1、軸承座;2、輥子;3、萬向軸;4、驅動電機;5、軸承座本體;6、偏心套;7、軸承;8、操作桿插孔;9、操作桿,10、精軋機;11、帶鋼;12、夾送輥;13、卷取機;14、長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2至圖5,本實用新型包括軸承座本體5、偏心套6和操作桿9,軸承座本體5安裝在夾送輥牌坊內側的輥道架上,將現有軸承座本體5的內孔直徑進行加大,在加大的軸承座本體5內孔和原有的軸承外圈支架之間加裝新設計開發的偏心套6,偏心套6的材質為銅合金,在偏心套6的上部開操作桿插孔8。利用操作桿9扳動偏心套6旋轉可實現輥面標高的調節,正常位和事故位的輥子頂部高度差為5mm。在軸承座本體5的頂部開一長槽14,用于容納調整偏心套6的操作桿9。在正常運行情況下,所開長槽以專用密封蓋封堵,防止機械雜質及水汽進入。以上改進實施后在機架輥抱死事故發生后可打開密封蓋用操作桿9對偏心套6的旋轉角度進行調節,快速降低輥面標高,使輥面和帶鋼11下表面有一定間隙,不與帶鋼11下表面發生摩擦,避免劃傷帶鋼。
參看圖7,采用本軸承座后,輥道架的輥軸驅動方式也應進行改進,輥軸與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之間采用萬向軸3連接,驅動電機4應安裝過載保護裝置。萬向軸3的應用可使輥道下降自如,對驅動電機4不產生任何影響;驅動電機4過載保護可在輥子軸承抱死后自動斷電,可避免在對輥子進行下沉處理時發生危險。
圖6中顯示,發生事故的輥子(從右數第三個)兩端的軸承座內的偏心套6旋轉后機架輥的輥面標高隨之下沉,下沉后的輥子在帶鋼11進入卷取機13之前充當導板引導帶頭,帶鋼11進入卷取機13建立張力后,帶鋼11和輥面之間的間隙避足以避免摩擦,不會產生劃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突發軸承抱死事故時,通知操作方停車5分鐘。兩位維修人員進入現場后同時對事故輥兩側的軸承座進行相同操作,具體為揭開事故輥兩側的軸承座頂部的密封蓋,然后用操作桿9插入偏心套6的操作桿插孔8,按圖6所示方向扳動操作桿9,使輥子下沉,以上操作耗時5分鐘左右,可快速恢復生產。事故輥子下沉后在帶鋼11通過時輥面和帶鋼之間就會存在一定的間隙,在精軋機10、夾送輥12及卷取機13相互建立的張力作用下此間隙會平穩保持,足以避免摩擦,不會產生劃傷。抱死的輥子可等到計劃停機檢修時再進行整體更換,下機后可對其進行拆解,更換新軸承作為機旁備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邯鋼集團邯寶鋼鐵有限公司;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邯鋼集團邯寶鋼鐵有限公司;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09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