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巷道掘進機的新型內噴霧進水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70915.5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10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坤;李子山;李永生;房國庫;徐偉;佟金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州重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35/22 | 分類號: | E21C35/2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春 |
| 地址: | 45656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巷道 掘進機 新型 噴霧 進水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巷道掘進機的內噴霧結構,尤其涉及一種不伸縮結構巷道掘進機的截割部內噴霧進水機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掘進機市場,各生產廠家為了在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在掘進機的研發和制造上不斷的進行著創新和改進,使得掘進機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的得到提高,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掘進機內噴霧的走水方式在國內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內噴霧使用壽命短,使用效果不理想。目前,市場上內噴霧走水方式主要有兩種:目前主流的走水方式是外來水經懸臂段后端的進水裝置進入截割頭軸,經過軸中心的水孔進入截割頭的水腔,由噴嘴噴出,實現內噴霧,這種結構的優點在于易于控制,不會影響其他動作的運行,即使損壞后也不影響機器的工作;缺點是結構復雜,加工精度高,裝配和拆解困難。第二種走水形式是外來水進過懸臂段筒臂上的水孔進入位于截割頭尾部的進水裝置,再進入到截割頭的水腔,實現內噴霧,這種結構過于復雜,要求的加工精度較高,密封效果較差,同時要求的水量過大,會導致工作面底板過于泥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掘進機的內噴霧機構結構復雜,加工精度高,裝配和拆解困難,提供一種巷道掘進機內噴霧進水機構,該機構能夠延長內噴霧系統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巷道掘進機的新型內噴霧進水機構,包括設置在外筒體上的進水管Ⅰ、設置在外筒體后端部與截割頭軸之間的進水套,進水套與截割頭軸之間設置有密封套,進水管Ⅰ通過進水套內的進水孔Ⅱ、密封套內的進水孔Ⅲ與截割頭軸內的截割頭徑向孔連通,徑向孔與截割頭軸孔連通,截割頭軸孔與截割頭的水腔相通。
所述進水套通過連接螺栓固定在外筒體上,進水套與外筒體之間設置有0形密封圈Ⅰ。
所述進水套與密封套之間設置有旋轉格萊圈。
所述密封套與截割頭軸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Ⅱ,密封套兩端均設置有軸用擋圈,密封套通過軸用擋圈和緊定螺釘固定在截割頭軸上。
所述密封套前端的截割頭軸外周設置有徑向密封。
所述密封套后端的外筒體上設置有漏水塞。
所述進水套上設置有排水孔。
本實用新型外來水接入到外筒體的進水管Ⅰ,然后到進水套的進水孔Ⅱ中,連接螺栓將進水套固定在外筒體1上,并通過O型密封圈Ⅰ進行靜密封;外來水通過進水套中的進水孔Ⅱ進入到密封套中進水孔Ⅲ,進水套與密封套相對轉動,通過旋轉格萊圈進行動密封;外來水通過密封套上的進水孔Ⅲ進入到截割頭軸的截割頭徑向孔,再進入截割頭軸孔中,密封套通過軸用擋和緊定螺釘固定在截割頭軸上,并通過O型密封圈Ⅱ實現靜密封;外來水進入到截割頭軸后,通過截割頭軸孔進入到截割頭的水腔,由噴嘴噴出,實現掘進機的內噴霧。本實用新型簡化了整個進水裝置的結構,減少裝配和拆解難度,密封效果好,能夠延長內噴霧系統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巷道掘進機的新型內噴霧進水機構,包括設置在外筒體1上的進水管Ⅰ14、設置在外筒體1后端部與截割頭軸10之間的進水套4,進水套4與截割頭軸10之間設置有密封套6,進水套4內設置有進水孔Ⅱ15,密封套6內設置有進水孔Ⅲ16,進水管Ⅰ14通過進水孔Ⅱ15、進水孔Ⅲ16與截割頭軸10內的徑向孔13連通,徑向孔13與截割頭軸孔17連通,截割頭軸孔17與截割頭的水腔相通,A表示外來水進入口,B表示接個頭的方向。
本實用新型進水套4通過連接螺栓11固定在外筒體1上,進水套4與外筒體1之間設置有0形密封圈Ⅰ5,進水套4與外筒體1通過O型密封圈Ⅰ5進行靜密封;進水套4與密封套6之間設置有旋轉格萊圈3,進水套4與密封套6相對轉動,通過旋轉格萊圈3進行動密封;密封套6與截割頭軸10之間設置有0形密封圈Ⅱ9,密封套6兩端均設置有軸用擋圈8,密封套6通過軸用擋圈8和緊定螺釘2固定在截割頭軸10上,并通過O型密封圈Ⅱ9實現靜密封;密封套6前端的截割頭軸10外周設置有徑向密封7,密封套6后端的外筒體1上設置有漏水塞12,進水套4上設置有排水孔18,徑向密封7防止外來水進入到外筒體前端軸承處,漏水塞12可以隨時排放溢出的外來水,能解決密封失效后的進入外筒體的外來水的排放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州重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林州重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709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