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材套膜設備及其張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9967.0 | 申請日: | 2012-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0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合祥;李永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合祥 |
| 主分類號: | B65B67/00 | 分類號: | B65B6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材 設備 及其 張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用于管材生產的套膜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管材生產過程中,需要在生產好的管材外套設套管膜(包裝膜),套管膜是為了防止運輸中對管材表面的掛碰傷等因素造成管材表面受損或刮花。現有技術中,操作者是通過純手工方式將套管膜直接套到管材上,而現有這種純人工套膜的方式需要操作者人工將套管膜撐開,再將管材套到套管膜內,現有這種手動撐開套管膜的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無法解決管材套膜設備實現自動包膜時需要連續張開套管膜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可保持套管膜連續張開的張口結構和使用這種張口結構的管材套膜設備。
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管材套膜設備的張口結構,包括:
外圈機構,所述外圈機構中部設有安裝孔;
以及用于撐開套管膜的內鑲件,所述內鑲件安裝于外圈機構的安裝孔內,且內鑲件與安裝孔的孔壁之間形成用于套管膜穿過的間隙。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非接觸式固定的方式包括內鑲件和外圈機構通過磁性作用實現連接。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內鑲件和外圈機構中分別裝有磁性材料,兩者通過磁性材料的吸附作用實現連接。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外圈機構內裝有磁性材料,所述內鑲件對應位置具有可被磁性材料吸附的磁吸部。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內鑲件內裝有磁性材料,所述外圈機構對應位置具有可被磁性材料吸附的磁吸部。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內鑲件上或外圈機構的安裝孔孔壁上設有可活動的滾動件。
在一種更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滾動件為滾珠。
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管材套膜設備,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張口結構。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請中,張口結構包括外圈機構和內鑲件,內鑲件安裝于外圈機構的安裝孔內,在內鑲件與安裝孔孔壁之間留有間隙供套管膜穿過。將套管膜穿過內鑲件和安裝孔孔壁之間的間隙,此時內鑲件撐開套管膜,拉動套管膜可使其保持張開狀態并在張口結構中移動,以便于后續操作。
在內鑲件與安裝孔孔壁配合的側面上設有可活動的滾動件,可方便套管膜在內鑲件和外圈機構之間移動,減少內鑲件對套管膜的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張口結構一種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為本申請張口結構一種實施例的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用于管材套膜設備的張口結構包括外圈機構和用于撐開套管膜的內鑲件,該外圈機構中部設有安裝孔,該內鑲件安裝于外圈機構的安裝孔內,且內鑲件與安裝孔的孔壁之間形成用于套管膜穿過的間隙,可供套管膜穿過,在拉動套管膜的時候,內鑲件不會因為套管膜的拉動而從安裝孔內脫離。
該內鑲件與外圈機構的配合方式可通過內鑲件與安裝孔的結構來實現,也可以通過磁性吸附作用實現。內鑲件與外圈機構對套管膜有一定的夾緊作用,可避免套管膜輕易發生走位。
以下以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1和2,張口結構包括外圈機構1和用于撐開套管膜3的內鑲件2,該外圈機構1為環形結構,其中部為安裝孔。內鑲件2為圓盤形結構,其裝于外圈機構1安裝孔內。
外圈機構1與內鑲件2通過磁性作用相互吸附連接,其具體可以是在內鑲件2和外圈機構1中對應位置分別裝有磁性材料,通過內鑲件2和外圈機構1中磁性材料的相互吸附作用使外圈機構1和內鑲件2實現活動連接,這種連接可保證內鑲件2不會從外圈機構1中脫離,但是內鑲件2與外圈機構1之間的套管膜3在外力作用下被拉動。當然,除了在內鑲件2和外圈機構1中分別裝磁性材料這種方式,也可以在內鑲件2上設置磁吸部,在對應的外圈機構1內裝設磁性材料,以外圈機構1上的磁性材料去吸附內鑲件2上的磁吸部。反之,也可以在外圈機構1上設置磁吸部,在對應的內鑲件2內裝設磁性材料,以上述內鑲件2的磁性材料去吸附外圈機構1上的磁吸部。該磁吸部為能夠被磁性材料吸附的材料制成,其固定于內鑲件2或外圈機構1上,例如可在外圈機構1或內鑲件2上的某部位固定金屬鐵作為磁吸部。
當然,外圈機構1與內鑲件2除了通過磁性吸附的作用實現連接,還可以通過外圈機構1和內鑲件2的結構來實現,其總的發明構思是只要使外圈機構1與內鑲件2連接不脫離,但仍可保證套管膜3保持張開狀態從外圈機構1與內鑲件2之間的間隙穿過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合祥,未經王合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99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