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7032.9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44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尚永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尚永禮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5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236623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下 礦井 一體化 處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由于礦井水成份的復雜性和地域的特點等因素,現有的處理與回用工藝技術包括含懸浮物礦井水處理工藝、酸性礦井水處理工藝、高礦化度礦井水用作生活與生產用水時處理工藝及高硬度礦井水處理工藝。但是上述幾種礦井水處理工藝存在以下的主要缺點:
1、從井下水倉用泵提升到井面處理,耗能很大;
2、投入藥劑過多,同時投加過多藥劑本身也對水體造成污染;
3、水質千變萬化,最佳的投藥量各不相同,出水水質不穩定;
4、對不同礦井水需添加不同設備,設備多,流程復雜;
5、沉淀池出水不能直接回用,需添加過濾系統及消毒系統;
6、占地較大,土建投資費用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藝流程簡單,且運行成本低的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包括井下水倉、濃縮反應池、陶瓷膜反應器、內回流管及清水池,所述井下水倉位于所述濃縮反應池的一側,且與所述濃縮反應池的一側相連通,所述陶瓷膜反應器位于所述濃縮反應池的另一側,且所述濃縮反應池的另一側與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一端相連通,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內回流管與所述濃縮反應池相連通,所述清水池與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另一端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新型的陶瓷膜反應器,利用錯流技術,既解決了反應器的堵塞,又可以濃縮懸浮物等,不需要添加沉淀池,出水水質好等;
2、工藝流程簡單,投入藥劑少,運行陳本低;
3、水質千變萬化,由于反應器的精確反應過濾作用,出水水質穩定;
4、出水可直接回用,不需另外添加過濾系統及消毒系統;
5、占地面積小,土建投資費用小;
6、自動化程度高,可實現無人自動運行。
陶瓷膜反應器內的無機陶瓷膜是以氧化鋁、氧化鈦、氧化鋯等經高溫燒結而成的具有很多孔結構的精密陶瓷過濾材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井下水倉內設有第一潛水泵。
進一步,所述濃縮反應池的頂部設有加藥系統。
進一步,所述加藥系統包括第一加藥裝置及第二加藥裝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加藥裝置及第二加藥裝置形成2處加藥點,使得不同礦井水只需添加不同藥劑,不需更改工藝及添加設備,投入藥劑少,運行陳本低。
進一步,所述濃縮反應池內設有第二潛水泵,所述第二潛水泵通過濃縮管與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一端相連通。
進一步,所述濃縮管上設有第一壓力表,所述第一壓力表靠近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一端。
進一步,所述內回流管上設有第二壓力表,所述第二壓力表靠近所述陶瓷膜反應器的另一端。
進一步,所述井下水倉、濃縮反應池及清水池的形狀均為長方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井下水倉,2、第一潛水泵,3、濃縮反應池,4、第一加藥裝置,5、第二加藥裝置,6、第二潛水泵,7、陶瓷膜反應器,8、濃縮管,9、內回流管,10、清水池,11、第一壓力表,12、第二壓力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一種井下礦井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井下水倉1、濃縮反應池3、陶瓷膜反應器7、內回流管9及清水池10,所述井下水倉1位于所述濃縮反應池3的一側,且與所述濃縮反應池3的一側相連通,所述陶瓷膜反應器7位于所述濃縮反應池3的另一側,且所述濃縮反應池3的另一側與所述陶瓷膜反應器7的一端相連通,所述陶瓷膜反應器7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內回流管9與所述濃縮反應池3相連通,所述清水池10與所述陶瓷膜反應器7的另一端相連通。
所述井下水倉1內設有第一潛水泵2,所述井下水倉1內的礦井水通過所述第一潛水泵2打入所述濃縮反應池3。
所述濃縮反應池3的頂部設有加藥系統,通過所述加藥系統向所述濃縮反應池3內加入藥劑。所述加藥系統包括第一加藥裝置4及第二加藥裝置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尚永禮,未經尚永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703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纖維瀝青混合料低溫劈裂試驗裝置
- 下一篇:紙面石膏板含濕空氣直接換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