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7022.5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93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遠鋒;石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德科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34 | 分類號: | H02K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廬江縣***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相 同步 發電機 轉子 線圈 絕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相同步發電機,尤其涉及一種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代電力工業中,三相同步發電機廣泛用于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以及柴油機發電。電機絕緣結構是電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電機絕緣結構在電機中主要起著隔離電動勢的作用,使電流能沿著規定方向流動,且還有固定繞組的作用。同時電機絕緣結構又是電機中應力最集中而強度最脆弱的部件,它同時承受著溫度、電場、環境條件和機械應力的影響,因此電機絕緣結構性能的可靠與穩定常常是決定電機運行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
對于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來說,每極所承受的耐壓沖擊有三分之二是集中在首末三匝上的,所以其首末三匝之間的絕緣性能直接決定轉子絕緣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提高磁極線圈的絕緣可靠性,保證發電機的安全運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其中,主要由一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構成,由單面帶膠且呈帶狀的所述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在三相同步發電機主轉子首尾各三匝漆包線上包一層。
上述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其中,在三相同步發電機主轉子首尾各三匝漆包線上采用半疊包方式包裹一層所述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
上述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其中,所述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在所述漆包線上包匝時的首末匝半疊包兩次。
上述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其中,每塊所述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厚度為0.05mm,寬度為2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體現在:
采用本絕緣結構使得磁極線圈成為一個密實的整體,提高了磁極線圈的絕緣可靠性,不僅使得絕緣結構機電性能提高,且大大提升轉子的使用壽命,運行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實用新型三相同步發電機轉子線圈匝間絕緣結構主要由一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1構成,由單面帶膠且呈帶狀的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1在三相同步發電機主轉子首尾各三匝漆包線上包一層。本實用新型中所采用的聚酰亞胺薄膜又稱PI薄膜或者KAPTON薄膜,具有耐高溫,耐電壓,耐腐蝕的作用。
在三相同步發電機主轉子首尾各三匝漆包線上采用半疊包方式包裹一層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1,半疊包方式就是在包絕緣時,一層壓著前一層的一半進行,因此采用半疊包方式后的絕緣厚度是不按半疊包方式進行的絕緣厚度的兩倍。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基礎上,還可以將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1在漆包線上包匝時的首末匝半疊包兩次,以增強首末的絕緣強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聚酰亞胺膜薄膠粘帶1為0.05mm×25mm的帶狀料,單面帶膠,具體形狀和厚度還可以根據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采用本絕緣結構使得磁極線圈成為一個密實的整體,提高了磁極線圈的絕緣可靠性,不僅使得絕緣結構機電性能提高,且大大提升轉子的使用壽命,運行更加穩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德科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德科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70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殼的改進結構
- 下一篇:線圈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