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紅羅非魚幼苗的誘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6934.0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99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彬;董在杰;梁政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無錫瑞順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9/04 | 分類號: | A01K69/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8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羅非魚 幼苗 誘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幼苗的誘捕裝置,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紅羅非魚是近年來新興的養殖品種,養殖潛力巨大。紅羅非魚經過雌雄配對后在土池塘里產卵,并自行孵化成幼苗。
在已有的技術中,紅羅非魚的魚苗基本都是靠人工用三角抄網沿池塘邊上收集。這樣的方法有不少弊端。紅羅非魚每天產卵的時間不固定,在產卵高峰,通常得收集數次,耗費人力物力,工具量大。而且,紅羅非魚幼苗具有自相殘食的特性,大的幼苗會吞食小的幼苗。傳統收集方法不能完全收集當天的幼苗,而逃脫的幼苗在幾天后就能吞食剛孵化的幼苗,使得出苗率降低。同時,隨著幼苗的長大,靈活性也提高,傳統收集的方法無法很有效解決逃脫幼苗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紅羅非魚幼苗的收集效率、減少勞動力同時也能很有效的抓捕逃脫的幼苗、有效提高幼苗的生活率和出苗率的紅羅非魚幼苗的誘捕裝置。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紅羅非魚幼苗的誘捕裝置,它包括第一漏斗網與第二漏斗網,第一漏斗網具有第一網眼,第二漏斗網具有第二網眼,第二漏斗網設置在第一漏斗網的后部,在第一漏斗網的邊緣連接有呈錐面形的引導布,在第二漏斗網的后部連接有魚幼苗收集網兜,在魚幼苗收集網兜的后部設有誘捕射燈,誘捕射燈的光線射向第一漏斗網的中部位置。
所述誘捕裝置各部位所用網片的網孔大小均為30~60目,所述第一網眼的直徑為0.8~1.5cm。所述第二網眼的直徑為0.8~1.5cm。
本實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紅羅非魚幼苗的收集效率,減少勞動力;同時也能很有效的抓捕逃脫的幼苗,有效提高幼苗的生活率和出苗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該魚幼苗的誘捕裝置,它包括第一漏斗網1與第二漏斗網2,第一漏斗網1具有第一網眼6,第二漏斗網2具有第二網眼7,第二漏斗網2設置在第一漏斗網1的后部,在第一漏斗網1的邊緣連接有呈錐面形的引導布3,在第二漏斗網2的后部連接有魚幼苗收集網兜4,在魚幼苗收集網兜4的后部設有誘捕射燈5,誘捕射燈5的光線射向第一漏斗網1的中部位置。
所述第一網眼6的直徑為0.8~1.5cm。所述第二網眼7的直徑為0.8~1.5cm。
在繁殖池塘的上風位置選擇一處水質清新透明度好的角落,最好能有活水流入。
在池塘角落架設一個本實用新型的誘捕裝置,第一漏斗網1的邊緣連接有呈錐面形的引導布3,用以誘導魚苗進入網口,第一漏斗網1可以防止成魚親本進入。第一漏斗網1的后部安裝第二漏斗網2,第二漏斗網2的后部安裝魚幼苗收集網兜4,魚幼苗收集網兜4上有一個活口結用以收集魚苗。第一漏斗網1與第二漏斗網2可以防止幼苗逃脫。
如圖1所示,在魚幼苗收集網兜4的后端離水面50~80厘米處安放一個誘捕射燈5,具體瓦數根據池塘大小而定,一般10瓦/畝,以在整個池塘能看見光源為好,射燈光速方向朝向第一漏斗網1的中部位置。
以上裝置在黃昏時分安裝完畢,等入夜之后,將射燈打開,人離去,約1小時之后回來查看收集口魚苗情況,并將魚幼苗收集網兜4內的魚苗取出;根據魚苗數量可以反復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無錫瑞順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無錫瑞順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69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