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6846.0 | 申請日: | 2012-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29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瓏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H17/26 | 分類號: | A63H1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61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 樣車三 調節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向調節機構,特別是一種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通常模型車車輪通過螺栓安裝在模型骨架上,模型骨架由型材焊接而成,使得車輪安裝完成后無法調節模型車的軸、輪距和高度。如果改變模型車的軸、輪距、高度就得重新制作或修改骨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它主要解決現有模型車車輪安裝完成后無法調節模型車的軸、輪距和高度的技術問題,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不重新制作或修改骨架的情況下實現對模型樣車軸距、輪距、高度的三向調節。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它由板一、板二和板三構成;其中:板三中間具有通孔,該通孔周圍向上延伸有軸筒,板三上位于軸筒左右兩側格具有平行設置的長槽;板二中間具有對應于板三通孔的方口,板二上位于方口的左右兩側具有位置分別對應于板三各條長槽的螺孔,板二上位于方口的前后兩側各具有長槽;板一中間具有對應于板三通孔和板二方口的大方口,板一上位于大方口前后兩側各具有對應于板二長槽的螺孔;還配備有用于連接的螺釘。
所述的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三的長槽在于軸筒左右兩側各具有兩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不重新制作或修改骨架的情況下實現對模型樣車軸距、輪距、高度的三向調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板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板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板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參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如圖所示:它由板一1、板二2和板三3構成;其中:板三3中間具有通孔,該通孔周圍向上延伸有軸筒31,板三上位于軸筒31左右兩側格具有平行設置的長槽32;板二2中間具有對應于板三通孔的方口21,板二上位于方口的左右兩側具有位置分別對應于板三各條長槽的螺孔22,板二上位于方口的前后兩側各具有長槽24;板一1中間具有對應于板三通孔和板二方口的大方口11,板一上位于大方口前后兩側各具有對應于板二長槽的螺孔12;還配備有用于連接的螺釘4。所述的模型樣車三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三3的長槽32在于軸筒31左右兩側各具有兩條。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實現板在X,Y,Z三個坐標方向上的移動,實現對模型車軸距、輪距、高度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組裝和使用時,請參閱圖4、5。板一1焊接在模型車骨架上固定,板二2和板一1通過螺釘4固定。要X向移動時,同時擰松6個螺釘,使板二2帶動板三3X向移動,從而調節軸距。板三3和板二2通過12個螺釘4進行固定,當需要Z向移動時,擰松螺釘進行調節移動,從而實現對高度的調節。板三3和一端連接法蘭盤8的軸5連接,緊固螺釘6固定,通過調節板三3在軸5上鍵槽7里面位置達到調節輪距(Y向)的目的。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瓏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瓏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68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