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5023.6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408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白云清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02 | 分類號: | H02K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天河恒華智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張建明 |
| 地址: | 526238 廣東省肇***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泵 馬達 主動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吸塵吸水機,尤其涉及氣泵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吸塵吸水機如要降低燥音,就要對氣泵進行圍堵,在圍堵氣泵后就會使工作時氣泵溫度升高,導致氣泵損耗快,使用壽命減少,持續工作時間不能太長,溫度過高有改變氣泵馬達電氣屬性的可能,從而增加氣泵損壞的風險。現有吸塵吸水機主要采用被動散熱的方式對氣泵馬達進行散熱,這并不利于吸塵吸水機長時間運作,抑或設置風扇專門對氣泵馬達進行散熱,這就增加了吸塵吸水機機內機構的復雜程度,成本升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安裝的機頭底座、氣泵、氣泵壓蓋和面蓋,
所述氣泵包括以軸相連的馬達和渦輪,馬達的頂部開有馬達散熱入氣口,
所述機頭底座中心部位設有渦輪倉,渦輪倉下方開有渦輪抽風口,渦輪放置于渦輪倉內,在機頭底座上從渦輪倉邊緣引出主風道,緊貼在主風道的外側設置前端封閉的次風道,主、次風道的尾段以0~60度夾角匯合后通出機頭底座外,
所述氣泵壓蓋開有與機頭底座上的次風道前端連通的熱風出口,所述氣泵壓蓋中部開有讓馬達穿過的通孔,
所述面蓋中部開有冷風入口,所述面蓋套在馬達上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馬達帶動渦輪風葉高速旋轉使氣流高速甩出渦輪出風口,由于高速氣流的流動,使施加于主風道壁的氣壓低于大氣壓(根據流體力學理論,流動速度增大,壓強就減少小;流動速度減小,壓強就增大),就會在主、次風道的交匯處產生負壓,產生負壓后的吸力帶動空氣流入冷風入口,并帶走電機所產生的部份熱量,最后流出次風道,與主風道的氣流匯合排出機頭底座外,從而使馬達達到降溫散熱的效果。用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可以直接使吸塵吸水機溫度降低,使馬達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工作以延長馬達壽命,防止因溫度過高而燒壞馬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機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氣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氣泵壓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面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的氣流運轉示意圖。
圖中標號所示:1、機頭底座;2、橡膠圈;3、氣泵;4、氣泵壓蓋;5、面蓋;6、頂蓋;7、冷風入口;8、熱風出口;9、主風道;10、次風道;11、馬達;12、馬達散熱入口;13、渦輪;14、渦輪出風口;15、渦輪抽風口;16、渦輪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詳細描述。
如圖1~5所示的氣泵馬達主動散熱結構,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安裝的機頭底座1、氣泵3、氣泵壓蓋4、面蓋5和頂蓋6。
氣泵3包括以軸相連的馬達11和渦輪13,馬達11的頂部開有馬達散熱入氣口12。
機頭底座1中心部位設有渦輪倉16,渦輪倉16下方開有渦輪抽風口15,渦輪13放置于渦輪倉16內,在機頭底座1上從渦輪倉16邊緣引出主風道9,緊貼在主風道9的外側設置前端封閉的次風道10,主、次風道的尾段相切匯合(在本實施例中,優選以0度相切匯合,也可按設計需求以0~60度范圍內的角度匯合)后通出機頭底座1外。
氣泵壓蓋4開有與機頭底座1上的次風道10前端連通的熱風出口8,所述氣泵壓蓋4中部開有讓馬達11穿過的通孔。
所述面蓋5中部開有冷風入口7,所述面蓋5套在馬達11上方。
在渦輪13的底部和頂部均墊有橡膠圈2,起密封作用,避免漏氣情況發生。頂蓋6中部開有對應于冷風入口7的開口。頂蓋6的設置一方面使本實施例所描述產品有一個較好的外觀,另一方面使本實施例所描述產品便于使用。
從上述結構可以看出,面蓋5、氣泵壓蓋4、氣泵3和次風道10構成了散熱風路,主風道9是渦輪13的排氣風路,散熱風路從主風道9獲取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白云清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白云清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50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