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463460.4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3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彬;梁科;曹紅利;張晨;劉武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鼓風機集團西安鍋爐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特種汽車廠) |
| 主分類號: | F23J3/02 | 分類號: | F23J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77***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余熱 鍋爐 機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鍋爐機械清灰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
背景技術
在純低溫余熱發(fā)電系統(tǒng)中,低溫余熱鍋爐的熱源來自窯尾預熱器預熱生料后產(chǎn)生的廢氣,其含有大量粉塵,運行中受熱面積會嚴重,此外漏風會影響系統(tǒng)引風機和鍋爐的熱利用率。由于窯尾煙氣中的粉塵具有細而黏的特性,聲波吹灰﹑可燃氣體爆燃吹灰效果略差,振打吹灰是采用連續(xù)振打鍋爐受熱面的方式,影響機械裝置的使用壽命。之前,雖然采取了防磨材料及防磨措施,但磨損仍然嚴重,經(jīng)常由于磨損而造成漏風停爐。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機械振打裝置振打桿與密封罩之間漏風嚴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包括振打錘機構和振打桿,振打桿一端穿過密封罩與受振件接觸,另一端與振打錘機構配合,振打桿上設置有彈簧和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在振打桿上的套筒和設置在密封罩上的軸套;密封罩上設置有彩箸板,軸套通過設置在其外圓周面上的支撐腳架與彩箸板固定連接;振打桿穿過軸套和密封罩與受振件接觸;振打桿上還套有柔性密封圈,柔性密封圈位于軸套與套筒之間。
其中,柔性密封圈的材料為硅氟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很好地解決了振打桿與密封罩之間的漏風問題,既能實現(xiàn)振打桿與密封罩之間的良好密封,又能很好地起到減振作用,提高了機械振打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械振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軸,2.錘擊棒,3.振打桿,4.彈簧,5.套筒,6.支撐腳架,7.密封罩,8.軸套,9.柔性密封圈,10.振打錘機構,11.受振件,12.彩箸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包括振打錘機構10和振打桿3;振打桿3一端穿過密封罩7與受振件11接觸,另一端與振打錘機構10配合。振打桿3上設置有彈簧4和密封裝置;彈簧4通過固定件固定在保溫箱上的。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在振打桿3上的套筒5和設置在密封罩7上的軸套8;密封罩7上設置有彩箸板12,彩箸板12上固定有支撐腳架6,支撐腳架6又同時固定在軸套8的外圓周面上;振打桿3穿過軸套8和密封罩7與受振件11接觸;振打桿3上還套有柔性密封圈9,柔性密封圈9位于軸套8與套筒5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振打錘機構10的主軸1轉(zhuǎn)動,帶動錘擊棒2轉(zhuǎn)動敲擊振打桿3將振打力傳給振打桿3,振打桿3振動帶動過熱器﹑蒸發(fā)器﹑省煤器等內(nèi)部受熱面,從而達到清灰效果。在振打桿3振動過程中,振打桿3穿過軸套8和密封罩7敲打受振件11來回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固定在振打桿3上的套筒5頂在柔性密封圈9上,使振打桿3在振動時與密封罩7之間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不會漏風,減少了熱損失。并且,設置在振打桿3上的彈簧4和柔性密封圈9還對振打桿3敲擊受振件11起到減震作用。
柔性密封圈9的材料為硅氟橡膠,硅氟橡膠為硅橡膠經(jīng)氟化處理,其一般性能兼具有氟橡膠及硅橡膠的優(yōu)點;其耐油、耐溶劑、耐燃料油、高彈性、耐磨耗性及耐高低溫性均佳,硅氟橡膠,在低溫余熱鍋爐機械振打裝置,解決了在漏風的密封問題及減緩振打啟到的關鍵作用,提高了材料使用壽命,使用效果良好。硅氟橡膠的優(yōu)點為:1、耐磨、耐高壓;2、經(jīng)調(diào)制配方后抗張強度可達1500PSI及抗撕裂性可達88LBS;3、彈性良好及具有良好的壓縮歪;4、對中性溶劑具有良好的抵抗性;5、具極佳的抗熱性和抗寒性;6、對于臭氧及氧化物的侵蝕具極佳的抵抗性;7、具有極佳的電絕緣性能;8、隔熱、散熱性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鼓風機集團西安鍋爐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特種汽車廠),未經(jīng)陜西鼓風機集團西安鍋爐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特種汽車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3460.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