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氣除濕氣液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3127.3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2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姜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哲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008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濕氣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井下可移動式硬體救生艙或臨時避難硐室內的空氣除濕氣液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救生艙及避難硐室面臨除濕的技術難點。唯一的手段,即除濕劑的大量應用。依靠顆粒原料的吸濕不存在氣液的分離功能,其僅限于物理吸附,而濕度一旦產生,除濕劑只能完成部分去除功能;因此,除濕劑只適合于微量潮濕氣體的處理。
但是,救生方艙或避難硐室內溫度較高,飽和蒸汽壓增加,濕度會同比例上升。并且,呼吸和皮膚代謝產生的含水量在任何溫度條件下,都是量變存在。因此,除濕劑難以滿足救生方艙或避難硐室內的除濕要求;而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的祛濕手段才是改善生存環境的必要措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化學吸附和物理冷凝結合應用的空氣除濕氣液分離器。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切向進氣管、底部具有出口的錐形外殼和中心出氣管構成的旋風分離器,其結構要點中心出氣管外設置有網罩,網罩內填充設置有親水速溶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中心出氣管內設置有纖維絲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網罩內的親水速溶劑對空氣進行化學吸附除濕;再通過旋風分離器使空氣利用壓力突變,加快汽凝速度;凝結出的水滴會沿著錐形外殼底部的出口流出,進行物理除濕;兩種除濕方法相結合,不受溫度限制,除濕效果好。
另外,經本實用新型的網罩和旋風分離器除濕后的空氣,會再經過纖維絲束區域;纖維絲束受到空氣的吹動產生振掃動作,進一步加快氣液分離速度;本實用新型可產生含水60%以下的干燥空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接水帶、2為出口、3為錐形外殼、4為纖維絲束、5為中心出氣管、6為托板、7為旋風分離器、8為切向進氣管、9為上蓋、10為網罩。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切向進氣管8、底部具有出口2的錐形外殼3和中心出氣管5構成的旋風分離器7,中心出氣管5外設置有網罩10,網罩10內填充設置有親水速溶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中心出氣管5內設置有纖維絲束4。
所述的旋風分離器7上方設置有上蓋9。通過開啟上蓋9,可隨時添加親水速溶劑,使用方便。
所述的中心出氣管5下端外設置有托板6,所述的網罩10設置于托板6上。
所述的旋風分離器7的底部出口2外設置有接水帶1;接水帶1裝滿水后,可以隨時更換。
所述的纖維絲束4可為細鋼絲構成的鋼絲束。
所述的親水速溶劑為鹽、活性炭或硅膠等。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高濕空氣由切向進氣管8進入錐形外殼3內,并形成旋轉氣流,旋轉氣流通過網罩10與其內的親水速溶劑充分接觸,親水速溶劑產生化學吸附反應,去除掉一部分水。
由于錐形外殼3的作用,高濕空氣溫度、壓力瞬間變化,并向下移動;其產生的冷凝水會沿錐形外殼3的內壁流入接水帶1中。
經過旋風分離器7進行一次物理除濕后的空氣,再沿著中心出氣管5排出;排出過程中經過纖維絲束4區域;纖維絲束4的表面也會有水凝結;纖維絲束4受到旋轉氣流的吹動,產生振掃動作,使纖維絲束4表面的液滴快速落入接水帶1內。
本實用新型,經試驗測定:每公斤親水速溶劑在相對濕度90%以下,能產生水溶液10公斤以上。
每公斤親水速溶劑在相對濕度95%以下,能產生水溶液20公斤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哲,未經姜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31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自感應電容觸摸屏的功能片及自感應電容觸摸屏
- 下一篇:LED天花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