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校準的柱上光纖熒光檢測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1300.6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07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耿旭輝;關亞風;吳大朋;吳倩;徐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校準 光纖 熒光 檢測 | ||
1.一種可校準的柱上光纖熒光檢測池,包括平板狀檢測池座(101),其特征在于:于檢測池座(101)的一側表面上、從檢測池座(101)的側壁面向檢測池座(101)一側表面中部加工有N個直線形凹槽,N≥3的正整數,N個凹槽彼此于檢測池座(101)一側表面中部相交;
且其中至少有一個凹槽的兩端均處于檢測池座(101)的側壁面上,其為通凹槽,通凹槽內放置有分析柱(102);分析柱(102)上設有光窗(103),且光窗(103)處于N個凹槽的相交處;
其中至少有一個凹槽內放置熒光收集光纖(104),熒光收集光纖(104)的一端伸入至N個凹槽的相交處;
其中一個凹槽作為觀察窗口(105),用來觀察分析柱光窗(103)和熒光收集光纖(104)的對準效果;
于N個凹槽的相交處設有激發光的引入窗口,激發光對準分析柱光窗(103);
在分析柱(102)嵌入檢測池座凹槽的部位、于凹槽的底部和頂部分別設有第一固體膜、第二固體膜(201、202);在熒光收集光纖(104)嵌入檢測池座凹槽的部位、于凹槽的底部和頂部分別設有第三固體膜、第四固體膜(301、302);
于檢測池座(101)開設有凹槽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壓片(106),通過壓片(106)將分析柱(102)和熒光收集光纖(104)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體膜、第二固體膜、第三固體膜和第四固體膜的厚度在1微米至1毫米之間可變,且第一固體膜、第二固體膜、第三固體膜和第四固體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收集光纖為1個或2個以上,通過調節在熒光收集光纖(104)嵌入檢測池座凹槽的部位、于凹槽的底部和頂部所設置的固體膜厚度使其與分析柱光窗共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激發光的引入窗口與檢測池座(101)共平面,或位于垂直于檢測池座(101)表面的上方或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柱(102)為石英或玻璃毛細管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熒光收集光纖(104)的接收端位于檢測池座(101)凹槽的相交區域,能夠通過觀察窗口(105)進行觀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池座(101)為圓形平板,N個直線形凹槽相交于檢測池座(101)的圓心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其內放置的分析柱(102)或熒光收集光纖(104)的外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池,其特征在于:于處于凹槽的內的分析柱(102)或熒光收集光纖(104)的外壁面上套設有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其內放置的分析柱(102)上聚四氟乙烯管或熒光收集光纖(104)上聚四氟乙烯管的外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130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流量閥
- 下一篇:變速器液壓系統中的手動閥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