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液冷換熱系統的通信機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9896.6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1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捍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司普瑞茵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液冷換熱 系統 通信 機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機柜,具體講是一種帶液冷換熱系統的通信機柜。
背景技術
通信機柜中一般都使用液冷換熱系統為機柜散熱,現有技術的液冷換熱系統,它包括集熱器、散熱器、循環泵、控制器及連接于集熱器、散熱器和循環泵之間的循環管路,循環管路上的冷卻液不斷循環,冷卻液經過集熱器時吸收機柜內的熱量,冷卻液溫度升高,然后冷卻液經過散熱器時釋放熱量,使冷卻液溫度降低,如此循環,使機柜內溫度降低,為了增加冷卻液吸熱和散熱的效率,集熱器和散熱器內一般都設有風扇,液冷換熱系統的傳熱效率高,制作工藝簡單,近些年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液體存在熱脹冷縮、不可壓縮性以及循環泵在啟動或停止時都會使系統的壓力不穩定,系統壓力過大會對系統內的部件造成損壞,降低整個系統的使用壽命,系統壓力過低會降低換熱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液冷換熱系統壓力穩定、使用壽命長、換熱效率高的帶液冷換熱系統的通信機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液冷換熱系統的通信機柜,它包括液冷換熱系統,液冷換熱系統包括集熱器、散熱器、循環泵、控制器及連接于集熱器、散熱器和循環泵之間的循環管路,所述的循環管路上安裝有膨脹罐。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
膨脹罐用于系統中起緩沖壓力波動的作用,在液冷換熱系統中主要用來吸收循環液體因溫度、壓力變化增加的那部分體積,可以緩沖液冷系統中因液體的熱脹冷縮、不可壓縮性及循環泵在啟動或停止時使系統壓力不穩定從而對系統帶來的沖擊,使液冷系統壓力穩定,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提高系統的熱換效率。
作為改進,所述的膨脹罐為囊式膨脹罐,由罐體、氣囊、進/出水口及補氣口組成,罐體一般為碳鋼材質,外面是防銹烤漆層,氣囊為EPDM環保橡膠,氣囊與罐體之間的預充氣體出廠時已充好,無需自己加氣,在使用過程中液體與罐體內壁完全不接觸,只與氣囊接觸,所以杜絕了罐體內壁生銹對循環液的污染,比較環保。
作為改進,循環管路上安裝有排氣閥,可以將系統內存在的微小氣泡排出系統,以免造成循環泵的氣錘從而降低系統的換熱效率。
作為改進,所述的排氣閥為自動排氣閥,一般安裝于系統最高處,自動排氣閥包括閥桿、閥體和浮筒,當系統充滿水的時候,水中的氣體因為溫度和壓力變化不斷逸出向最高處聚集,當氣體壓力大于系統壓力的時候,浮筒便會下落帶動閥桿向下運動,閥口打開,氣體不斷排出,當氣體壓力低于系統壓力時,浮筒上升帶動閥桿向上運動,閥口關閉,自動進行排氣,使用方便。
作為改進,所述的循環管路上安裝有安全閥,當系統壓力過高時,負責系統壓力的安全排泄,保障對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
作為改進,所述的循環管路上安裝有低壓開關和補液閥,低壓開關和補液閥均與控制器電連接,補液閥與連接有一補液管,當低壓開關檢測到系統壓力過低時,低壓開關反饋信息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補液閥打開,通過補液管及時為系統補充液體。
作為改進,所述的補液閥與補液管之間安裝有單向閥,使液體只能從補液管流向補液閥,防止補液時液體倒流。
作為改進,所述的循環管路上安裝有與循環管路相連通的匯流管,囊式膨脹罐安裝于匯流管上。
作為改進,所述的自動排氣閥和安全閥均安裝于匯流管上。
作為改進,所述的低壓開關和補液閥均安裝于匯流管上。
囊式膨脹罐、自動排氣閥、安全閥、低壓開關、補液閥均安裝于匯流管上,安裝較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液冷換熱系統的通信機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其中,1、集熱器;2、散熱器;3、循環泵;4、循環管路;5、囊式膨脹罐;6、自動排氣閥;7、安全閥;8、低壓開關;9、補液閥;10、補液管;11、單向閥;12、匯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司普瑞茵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司普瑞茵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98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