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9890.9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5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佳;徐竟成;沈洪;施鼎方;唐賢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C02F1/2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一體化 臭氧 活性炭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臭氧-活性炭技術是一種新型、高效且無二次污染的水處理工藝,因其能夠高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包含致突變物等可保證出水安全、優質,因而受到人們重視,在地表水凈化、飲用水深度處理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工藝主要利用臭氧的氧化性能和活性炭的催化吸附性能對微污染水中的有機物進行處理。臭氧分解產生的氧原子和在水中形成具有強氧化作用的羥基自由基能夠氧化將許多難降解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機物,活性炭一方面可催化臭氧氧化提高臭氧的氧化性能,另一方面作為吸附劑可以對小分子有機物進一步吸附去除,從而達到對水中有機物去除的目標。目前,臭氧/活性炭裝置較為復雜、占地較大,為此設計完成了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此裝置占地小、造價低、操作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占地面積下、造價低廉、操作方便的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自下而上由通過法蘭接口依次連接的氣水混合區、活性炭催化臭氧區、活性炭吸附區和出水區組成,其中:氣水混合區一側設有用于接入待處理水樣的進水閥,底部設有用于引入臭氧化氣體的進氣閥,氣水混合區內部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與進氣閥連接;活性炭催化臭氧區內裝填有顆粒狀的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區內裝填活性炭層;出水區一側設有用于排出處理后水樣的出水閥,頂部設有用于排出剩余臭氧氣體的排氣閥,出水區內設有溢流堰,溢流堰四周布置有蓄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中,氣水混合區與活性炭催化臭氧區連接處的法蘭上設有穿孔隔板,用于承載活性炭,所述穿孔隔板的孔徑為1~2mm。
本實用新型中,活性炭催化臭氧區與活性炭吸附區連接處的法蘭上設有穿孔隔板,穿孔隔板的孔徑為1~2mm,穿孔隔板上放置活性炭層。
本實用新型中,活性炭吸附區與出水區連接處的法蘭上設有穿孔隔板,穿孔隔板孔徑為1~2mm。
本實用新型中,活性炭催化臭氧區內裝填的活性炭高度占所述的活性炭催化臭氧區高度的1/8~1/5。
本實用新型中,活性炭吸附區內裝填活性炭層的高度占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區高度的100%。
本實用新型中,氣水混合區、活性炭催化臭氧區、活性炭吸附區和出水區的外部一側均設有取樣閥3。
本實用新型中,氣水混合區內的曝氣裝置采用抗臭氧氧化型的曝氣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同類實驗裝置占地面積大、造價較高、安裝復雜的不足,本實驗裝置具有占地面積小、加工費用低、安裝簡易、操作方便等特點。通過運用臭氧氧化與活性炭催化吸附的原理,提高了臭氧氧化能力,增強了反應裝置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的結構圖示。
圖中標號:1為進氣閥,2為進水閥,3為取樣閥,4為排水閥,5為排氣閥,6為第一法蘭,7為溢流堰,8為第二法蘭,9為活性炭層,10為第三法蘭,11為活性炭,12為第四法蘭,13為曝氣裝置,14為第五法蘭,15為蓄水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圖1的小型一體化臭氧/活性炭實驗裝置整體上由一個圓柱體構成,包含氣水混合區A、活性炭催化臭氧區B、活性炭吸附區C和出水區D四部分。這四個部分可分別通過第五法蘭14、第四法蘭12、第三法蘭10、第二法蘭8、第一法蘭6連接組成為整個處理裝置,在氣水混合區A、活性炭催化臭氧區B和活性炭吸附區C三個區域的中間位置設有取樣閥3。
氣水混合區A,包括進氣閥1、進水閥2和曝氣裝置13。進水閥2設置于圓柱體側壁,進氣閥1設置于圓柱體底部并與區域A內部的曝氣裝置13相連,待處理水樣經進水閥2進入處理裝置,臭氧化氣體可經進氣閥3進入曝氣裝置13。
活性炭催化臭氧區B,由蘭第四法蘭12、第三法蘭10將其與氣水混合區A、活性炭吸附區C部分隔開,活性炭催化臭氧區B內有起催化作用的活性炭11,其在曝氣時處于懸浮狀態。第四法蘭12、第三法蘭10內有穿孔板將活性炭11承托起來,防止活性炭11隨水從上方流失。活性炭11的投加可以通過第三法蘭10的拆卸進行。
活性炭吸附區C,由第三法蘭10、第二法蘭8將其與活性炭催化臭氧區B、出水區D部分隔開,活性炭吸附區C內有其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層9,通過填實其在運行時處于穩定狀態。第三法蘭10、第二法蘭8內有穿孔板將活性炭承托起來,防止活性炭隨水從上方流失?;钚蕴康耐都涌梢酝ㄟ^第二法蘭8的拆卸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989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