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鎖式分瓣撈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7603.0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87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付建華;梁茂英;陳國慶;駱進;王春生;楊運好;陳良英;魯道素;黎自剛;楊芳;陳妍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1/18 | 分類號: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鵬程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鎖式分瓣撈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發修井工具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涉及一種井下修井作業斜井中油管內采用繩索打撈小件桿狀落物的分瓣撈筒結構。
背景技術
油氣井的生產作業過程中,通常需要在油管內進行各種作業,如試井、測井、抽汲等作業,這需要從油管內下入相應的井下儀器或井下工具。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油管內作業用的井下儀器或井下工具可能掉落在油管內,影響油氣井的正常生產作業,需要將其撈出。這些井下儀器或井下工具呈桿狀,掉落在井內后稱為小件桿狀落物。為了便于打撈,這些井下儀器或井下工具的頂端通常設置有打撈頭。打撈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粗牙公螺紋打撈頭,一種是?“T”型打撈頭,呈上大下小臺階狀。在油管內打撈小件桿狀落物最常用,也是最經濟、最高效的打撈方法是采用繩索(鋼絲繩、電纜等)將打撈工具下入油管內進行打撈,即繩索打撈。如果繩索打撈失敗,則需要采用連續油管或抽油桿連接打撈工具進行打撈。如果采用這些打撈方法均不能將油管內小件落物撈出,通常需要將井內油管柱起出,取出油管內小件落物后,再重新將油管柱下入井內。因此,如果繩索打撈失敗,需要增加修井工作量,這將增加作業成本和作業風險。
油管內采用繩索打撈無法對打撈工具施加扭矩,只能通過下放、上提繩索的操作方法進行打撈。因為桿狀落物的頂部(魚頂)沒有孔眼或孔眼很小,內撈工具不適用,只能進行外撈。但是,油氣井的生產作業所用的油管內徑小,通常為62mm,落物與油管的間隙也較小,沒有合適的可退式撈筒、三球打撈器等外撈工具。
公開號為CN201258711,公開日為2009年6月17日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開窗式打撈筒,由上接頭、滑套、彈簧、限位銷、筒體、卡瓦牙六部分組成,上接頭與筒體螺紋連接,滑套、限位銷、卡瓦牙安裝于筒體內,滑套的外徑小于上接頭的內徑,滑套與上接頭間隙配合,彈簧安裝于滑套外與筒體之間的空腔內,滑套底部固定有四個可活動的卡瓦牙,限位銷套在滑套底部,可在滑套及卡瓦牙上部自由活動,卡瓦牙可從筒體底部的倒錐形口滑出,具有不需要扶正套,只需卡瓦牙就能很快的找到油桿并扶正,降低了作業難度,增大了工作效率的優點。
以上述開窗式撈筒為代表的現有技術,雖然可以用打撈魚頂為?“T”型打撈頭的落魚,但是,因為油管內徑小,落物與油管的間隙小,開窗撈筒與油管間隙也較小,魚頂不容易進入開窗撈筒打撈部位,打撈成功率很低。
在斜井中油管內采用繩索打撈小件落物更困難,因為斜井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打撈失敗,這是因為:1)在斜井段,桿狀小件落物的重力方向與其自身軸線方向成一定夾角,該夾角與井斜角大致相等,重力產生一個垂直于落物軸線的分力即鐘擺力,使落魚容易掙脫打撈工具;同時,因為繩索的撓性,撈住落魚上提過程中,繩索對落魚施加的拉力的方向與落魚軸線也會形成一定夾角,也容易使落魚掙脫打撈工具;2)因為斜井的特殊性,再加上油管內徑小和落魚與油管間隙小,打撈工具入魚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自鎖式分瓣撈筒,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在斜井中油管內打撈小件落物難題,打撈成功率大大提高,尤其適用于在斜井中油管內采用繩索打撈小件桿狀落物,也適用于在直井中油管內采用連續油管或抽油桿打撈小件桿狀落物。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鎖式分瓣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瓣撈筒和控制桿,所述的分瓣撈筒包括引鞋,在引鞋上設置有外倒角和內倒角,在引鞋內設置有打撈腔和卡瓦,卡瓦位于打撈腔和內倒角之間,內倒角位于卡瓦和外倒角之間,卡瓦上設置有與魚頂打撈頭相匹配的粗牙母螺紋,沿分瓣撈筒軸向方向設置有多條割縫,割縫貫穿所述引鞋和卡瓦,在分瓣撈筒內設置有限位臺階,在分瓣撈筒上設置有貫穿分瓣撈筒筒體的側孔,側孔內安裝有鎖球,所述控制桿由上端、控球段和小端構成,且在上端和控球段之間設置有突出于上端和控球段的凸臺,凸臺與所述限位臺階配合,所述小端的直徑小于控球段的直徑。
????所述分瓣撈筒上設置有鎖緊套。
????位于打撈腔處的分瓣撈筒的內徑,大于位于卡瓦處的分瓣撈筒的內徑。
????所述割縫為三條以上,且沿分瓣撈筒軸向方向對稱設置。
????所述控制桿的上端和控球段的直徑一致。
????在所述分瓣撈筒上連接有上接頭,彈簧通過彈簧壓套套在分瓣撈筒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76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數顯充油機
- 下一篇:扭力卷取差速式天篷簾





